[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器械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2057.5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5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锐;范成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锐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B08B1/04 |
代理公司: | 济宁宏科利信专利代理事务所37217 | 代理人: | 樊嵩 |
地址: | 050800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器械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如手术工具等的洁净程度对医疗卫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的医疗器械清洁装置存在清洗效率较低、清洗不够全面、容易被污染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医疗器械清洁装置,旨在提高清洗效率、使清洗趋于全面、防止污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医疗器械清洁装置,包括:外壳、内壳、清洗单元、盖板、压电发生器,清洗单元安装于内裤侧壁上,压电发生器位于内壳底部,其特征在于:清洗单元包括伸缩单元、转动单元、清洗刷,伸缩单元能够横向地移动,转动单元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转动,并能够相对于伸缩单元摆动或转动,伸缩单元与转动单元之间通过万向铰接元件连接。
进一步地,清洗刷设置在转动单元的端部,其包括若干螺旋弹簧形的软刷毛。
进一步地,外壳的上壁设置有第一供应管,第一供应管上设有控制阀,外壳的侧壁设置有第二供应管,第二供应管上设有控制阀。
进一步地,外壳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螺旋导叶。
进一步地,第一供应管与第二供应管的出口轴线垂直,它们都位于外壳的上部,螺旋导叶的上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清洁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清洗刷的示意图;
图中:外壳1,内壳2,清洗单元3,盖板4,压电发生器5,第一供应管6,控制阀/调节阀7,第二供应管8,控制阀/调节阀9,连通孔10,伸缩单元12,转动单元13,清洗刷14,螺旋导叶1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清洁装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该清洁装置包括外壳1,内壳2,清洗单元3,盖板4,压电发生器5,第一供应管6,控制阀/调节阀7,第二供应管8,控制阀/调节阀9,连通孔10。内壳2设于外壳1内,它们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或方形;一个或多个清洗单元3设置在内壳2的壁/侧壁上,其被安装在内壳2的壁的安装孔内,该清洗单元3包括伸缩单元12、转动单元13、清洗刷14,伸缩单元12能够横向地(水平方向)移动,转动单元13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转动,且能够相对于伸缩单元12摆动或转动,它们之间通过万向铰接元件连接;清洗刷14设置在转动单元13的一端部,其包括若干螺旋弹簧形的软刷毛。内壳2的底部设置有压电发生器5,其产生超声波震荡以实现清洗。外壳1的上壁设置有第一供应管6,第一供应管6上设有控制阀/调节阀7,外壳1的侧壁设置有第二供应管8,第二供应管8上设有控制阀/调节阀9,第一供应管6供应第一流体,第二供应管8供应第二流体,也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清洗流体(如水、混合液等),第一供应管6与第二供应管8的出口轴线垂直以实现第一次冲击混合,外壳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螺旋导叶19,以实现第二次混合,这样的结构可实现两种清洗流体的在清洁装置内均匀混合,无需事先调配,方便、经济,减少浪费。内壳2的侧壁上设有多个与外壳1连通的连通孔10,该连通孔10为锥形孔,锥形孔小口朝内。
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器械清洁装置通过清洗单元3、压电发生器5实现充分、高效的清洗,通过盖板4防止污染,通过第一供应管6、第二供应管8实现充分、均匀混合,从而能够提高清洗效率、使清洗趋于全面、防止污染,方便,经济节约。
上述实施方式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结构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锐,未经马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205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声波清洗仪
- 下一篇:一种医疗器械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