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农用旋转耕耘机旋耕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1142.X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3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众点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33/10 | 分类号: | A01B33/10;A01B33/08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50804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用 旋转 耕耘 机旋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用机械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农用旋转耕耘机旋耕结构。
背景技术
旋耕机是与拖拉机配套完成耕、耙作业的耕耘机械。因其具有碎土能力强、耕后地表平坦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能够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于播种机作业,为后期播种提供良好种床。正确使用和调整旋耕机,对保持其良好技术状态,确保耕作质量是很重要的。
但是现有的耕耘机械,其在旋耕结构的设计上比较单一,往往需要进行反复的耕耘过程,才能达到对土壤的有效刨松。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了一种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有助于刨松效果的农用旋转耕耘机旋耕结构。
一种农用旋转耕耘机旋耕结构,包括主旋转盘、连接主杆和连接支杆,所述主旋转盘的中央贯穿连接有传动机构,且主旋转盘的左侧挨个卡合连接有次旋转盘,且主旋转盘和次旋转盘的下端均安置有旋耕机构,所述主旋转盘和次旋转盘的外圈设置有齿盘外护盖,且齿盘外护盖的右端设置有连接滑块,所述连接滑块与连接主杆上的主杆滑槽相卡合,且连接主杆的下端安置有移动轮,所述连接支杆的两端通过护盖连接端安置在齿盘外护盖上,且连接支杆上连接安装有液压泵,其液压泵的右端与液压控制箱控制连接,所述连接主杆的顶端连接在液压控制箱上,且连接主杆的右上端连接有操作连接杆。
进一步的,所述主旋转盘和次旋转盘均为齿盘结构,且次旋转盘依次连接设置有四处。
进一步的,所述旋耕机构包括连接端、转动轴、固定螺栓、主刀片和副刀片,且连接端连接转动轴与主旋转盘,转动轴的下端通过固定螺栓安置有主刀片,且主刀片上安置有副刀片。
进一步的,所述旋耕机构上的主刀片的刀口方向间隔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传动主轴、联动端、传动皮带、摇动杆、摇杆底槽、支撑架和把手,且传动主轴的下端贯穿连接主旋转盘,其传动主轴上端安置有联动端,且联动端通过传动皮带与摇动杆传动连接,其摇动杆的上端连接有把手,摇动杆的下端卡合在摇杆底槽中,且摇杆底槽安置在支撑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农用旋转耕耘机旋耕结构结合现在普遍使用的选旋耕机结构进行旋耕机构的改良设计,考虑到目前的农田旋耕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来回的旋耕过程,其目的是将土壤进行刨松,有利于农作物的种植生长,针对该目的的需求,将旋耕机构进行多组多向的刀片结构设置,可以使得农田的土壤得到刨松,然后将整体的旋转盘结构与液压泵进行结合,在主杆滑槽的作用下进行旋耕机构的升降调节,使得整个旋耕效率得到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旋耕机构、主旋转盘和传动机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阐述,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众点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州众点网络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11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