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烘烤烟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31043.1 | 申请日: | 2017-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291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2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元;吴春;王志红;孔德均;林英超;卢贤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24B3/10 | 分类号: | A24B3/10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81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烘烤烟夹装置,属于烟叶烘烤烟竿夹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烟、编烟是烟叶烘烤的一道关键环节,编烟前要先进行鲜烟分类,分别编烟,使同一竿(夹)烟叶部位、成熟度、大小基本一致。传统的编烟方法是将成熟采摘后的鲜烟叶每2-4叶一束(或一扣)用麻绳绑缚在烟竿上,编烟速度较为缓慢,且浪费人力。另外在烟叶烘烤进入干筋期后,由于主脉失水,烟梗紧缩,易发生掉烟现象,且烤后解烟需一扣一扣地进行,解完烟后还要挽卷好烟索,以备下一炕烟叶烘烤再用,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烘烤烟夹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编烟效率高等优点,可以解决传统编烟方式存在的由于主脉失水后烟梗紧缩导致的掉烟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烤烟夹装置,包括作为烟叶烘烤使用的夹烟竿,在所述夹烟竿上设有用于固定烟叶基部的烟夹机构,所述烟夹机构包括侧面设有第一通孔的套筒,嵌套在套筒内的内框,以及将内框底部与套筒内腔底部连接在一起的弹簧,在内框侧面设有第二通孔,当向下按压内框推动弹簧压缩时,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对齐并可用于放置烟叶基部,当松开内框时,在弹簧的作用下内框向外移动,此时由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重合空间的缩小,可实现对烟叶基部的固定。
在所述内框底部边缘设有卡块,当弹簧推动内框向外移动至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刚好错开位置时,卡块可阻止内框继续向外移动,这种结构可防止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错位严重时对烟叶基部造成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相互嵌套在一起的内框和套筒的巧妙结构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不仅可以实现快速编烟和解烟,节省人力,而且由于弹簧的弹力,可避免由于主脉失水后烟梗紧缩导致的掉烟问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弹簧处于伸张状态时烟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时烟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内框的主视图;
图5为内框的俯视图;
图6为套筒的主视图;
图7为套筒的俯视图;
图中:1、夹烟竿,2、烟夹机构,3、套筒,4、弹簧,5、内框,6、第二通孔,7、卡块,8、第一通孔,9、敞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介绍:
参考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一种烘烤烟夹装置,包括作为烟叶烘烤使用的夹烟竿1,在所述夹烟竿1上连接有多个用于固定烟叶基部的烟夹机构2,所述烟夹机构2包括侧面设有第一通孔8的套筒3,嵌套在套筒3内的内框5,以及将内框5底部与套筒3内腔底部连接在一起的弹簧4,套筒3上部设有敞口9,在内框5侧面设有第二通孔6,当向下按压内框5推动弹簧4压缩时,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6对齐并可用于放置烟叶基部,当松开内框5时,在弹簧4的作用下内框5向外移动,此时由于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6重合空间的缩小,可实现对烟叶基部的固定。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在所述内框5底部边缘设有卡块7,该卡块7所起的作用是,当弹簧4推动内框5向外移动至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6刚好错开位置时,卡块7可阻止内框5继续向外移动,以防止第一通孔8和第二通孔6错位严重时对烟叶基部造成的损伤。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未经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310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针对密集型烤烟房降能耗的板式节能排湿机
- 下一篇:涂布液调配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