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805.0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493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聪;杨建全;蔡普默;丁新西;夏慧敏;向候君;季清娥;陈家骅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M1/02 | 分类号: | A01M1/02;A01M1/10;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寄生蜂 田间 诱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寄生蜂资源调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
背景技术
寄生蜂是最常见的一类寄生性昆虫,属膜翅目,其中许多种类是农林生态系统害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它们有2对薄而透明的翅膀,是膜翅目细腰亚目中金小蜂科、姬蜂科、小蜂科等靠寄生生活的多种昆虫。寄生蜂通过寄生在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的幼虫、蛹和卵里,消灭被寄生的昆虫。通过化学防治、物理防治以及农业防治等一系列措施的运用,将田间害虫种群数量降低到一定程度下,再利用寄生蜂在田间的追踪寄生潜能,释放不同的寄生蜂,对田间世代交替残留的害虫卵,幼虫和蛹进行追踪寄生,建立自身的种群,达到持续控制作用,目前已经成为绿色防治的一项重要措施。但是目前关于害虫相关寄生蜂生物防治研究领域进展缓慢,因为在采集寄生蜂过程中通常采用扫网的方式进行,在确定是否是某些害虫的寄主又需要花费许多时间进行寄生蜂的分离、试验、培养等;其次,因为利用害虫去诱捕寄生蜂,如果操作不当,容易造成害虫侵入田间危害,限制了利用害虫资源去诱捕寄生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提高诱捕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的诱捕盒,所述诱捕盒由上下依次螺纹连接的储水部、进虫部和诱捕部组成,所述储水部上下封闭,所述储水部的上端面开设有一进水口,下端面均匀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所述储水部下端与进虫部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进虫部的中部外壁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进虫孔;所述进虫部的下端与诱捕部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诱捕部内设有一盛有寄主昆虫和人工饲料的托盘;所述储水部、进虫部和诱捕部之间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部上还固定连接有一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部的下端面底部还设有一用于盖设出水口的盖板,所述盖板与储水部侧壁铰接,并且铰接处设有一弹开气缸,所述弹开气缸经一PLC控制器驱动。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开关按钮,所述开关按钮设置于储水部的外侧壁,并且所述开关按钮与PLC控制器电连。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上方罩设有一滤网,所述滤网设置于诱捕部内上端。
进一步的,所述诱捕盒的外壁由透明抗氧化的塑板围合而成,并且所述诱捕盒的外壁涂覆有凡士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害虫不同虫态的资源去诱集相应的寄生蜂,避免害虫侵入田间造成危害,同时能够诱集到与害虫相关的寄生蜂;便于收集至实验室,进行培养繁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诱捕盒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储水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挂钩;2-储水部;3-进水口;4-开关按钮;5-出水口;6-进虫孔;7-诱捕盒;8-滤网;9-托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寄生蜂田间诱捕装置,包括一圆筒状的诱捕盒,所述诱捕盒由上下依次螺纹连接的储水部2、进虫部7和诱捕部10组成,所述储水部2上下封闭,所述储水部2的上端面开设有一进水口3,下端面均匀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出水口;所述储水部2下端与进虫部7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进虫部7的中部外壁沿周向间隔开设有一个以上的进虫孔6;所述进虫部7的下端与诱捕部10的上端螺纹连接,所述诱捕部10内设有一盛有寄主昆虫和人工饲料的托盘9;所述储水部2、进虫部7和诱捕部10之间相连通。
从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附有滤网8的托盘9上盛放寄主害虫不同虫态(卵-幼虫-蛹)以及相应害虫虫态的人工饲料,以此来诱集寄生蜂到诱捕盒内活动,比如产卵寄生等;待若干天之后,诱捕盒带回实验室进行培养,分离,鉴定等研究工作;在诱捕盒外壁上涂满凡士林,防止爬行类的捕食性昆虫取食托盘9内的人工饲料与相应害虫,避免其他非靶标昆虫的干扰;通过储水部2,便于给托盘9上的人工饲料加水,保持人工饲料的湿润,提高相应害虫在田间的存活率,提高诱捕寄生蜂的成功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储水部2上还固定连接有一挂钩1。以通过挂钩1将瓶体挂在果树上,用于诱捕靶标寄生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8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功能移动工作台
- 下一篇:一种便于更换的操纵器总成加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