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7240.6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徐迎强;刘程;赵娜;韩永志;黄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洪余节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具。
背景技术
检具是一种用来测量和评价冲压件尺寸质量的专用检验设备。在冲压件生产现场,通过检具实现对冲压件的在线检测,为此需要将冲压件准确、稳定地安装于检具上,然后通过检测工具判断冲压件是否合格。
现有冲压件在检具正上方面差检测是通过设计卡板来实现的,参见图1和图2,主要包括卡板块1’、连接板2’、螺钉3’、插销4’、固定杆5’、底座6’、零件7’、检具型面8’、拉钩9’、紧固螺钉10’。
装配关系:固定杆5’和检具型面8’通过螺钉固定于底座6’上,卡板块1’和连接板2’通过螺钉3’实现固定连接,连接板2’与固定杆5’通过铰轴转动连接,其连接板2’安装拉钩9’,便于操作,其固定杆5’上安装紧固螺钉10’,实现零件7’检测状态时,连接板2’与固定杆5’预定位,通过插销4’保证准确定位。
使用时,首先向后侧(背离紧固螺钉10’的方向)搬动拉钩9’,将被检测的零件7’放置到位后,向靠近紧固螺钉10’的方向转动拉钩9’,紧固螺钉10’实现预定位,通过插销4’保证卡板块1’准确定位,然后可对冲压件进行检测。
现有技术检具在检测面差时,由于本身自重及操作时外力作用卡板承受力臂作用,卡板块1’与检具连接板2’之间的固定螺钉3’容易松动,其检测精度较差;由于检测需将塞尺伸入卡板块1’与零件7’之间,操作不方便,测量效率低,且容易划伤零件,影响冲压件面品;考虑卡板块1’容易松动问题,因此长度有所限制,无法实现全段面检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检具,可有效检测零件全段面精度,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同时该装置无力臂作用,卡板不会产生松动影响精度,且无需塞尺工具,保证零件面品。
本实用新型的检具,包括底座和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用于对工件固定定位,还包括:检测卡板,两端通过立柱架设在所述底座上,所述检测卡板至少包括:本体、检测块和基准块,其中,在所述本体上,形成有朝向所述底座的通孔;所述检测块滑动地套设在所述通孔内,并且所述检测块朝向所述底座的一端为接触端,另一端为检测端;所述基准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上,与所述检测端相邻。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检测端与所述基准块彼此相对的面上,分别形成有刻度。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基准块与所述检测端贴合。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接触端朝向所述底座的端面,为仿形面,与对应的所述工件的表面匹配。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接触端的外壁上形成有定位凸起。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检测端具有朝向所述基准块伸出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的端面上具有刻度,并与所述基准块贴合。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基准块通过固定块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本体上形成安装槽,所述固定块固定在所述安装槽内,和/或,所述固定块上形成有滑槽,所述基准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检测端顶面和所述基准块的顶面,均为平面。
如上所述的检具,其中,所述检测卡板通过插销固定设置在所述立柱上。
本实用新型的检具在检测时,工件顶面顶起检测块,通过检测块与基 准块之间的高度来判断是否合格,该检具能有效检测零件全段面精度,操作方便,检测效率高,同时该装置无力臂作用,卡板不会产生松动影响精度,且无需塞尺工具,保证零件面品。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检具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检具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具使用状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检具使用状态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检具的检测卡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检具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卡板块1’、连接板2’、螺钉3’、插销4’、固定杆5’、底座6’、零件7’、检具型面8’、拉钩9’、紧固螺钉10’。
现有技术:本申请:检测卡板1、立柱2、工件3、底座5、插销6、支撑块9、基准块11、固定块12、定位凸起13、检测块14、本体15、减重孔16、安装槽17、紧固螺钉18。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72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煮茶器
- 下一篇:空气炸锅(KT‑AF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