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旅行泡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5176.8 | 申请日: | 2017-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43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刚锋 |
主分类号: | A45F3/16 | 分类号: | A45F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25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旅行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茶具,具体涉及一种旅行泡茶器。
背景技术
茶器市场上的同类“手抓壶”泡茶器,器形很多,但是真正考虑到防烫以及手持舒服感的却很少,并且使用者在旅途中使用泡茶器时,在放入茶叶或者导入开水时,杯盖无处摆放,本发明在一些对泡茶体验影响比较重要的部位进行了一定的改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旅行泡茶器,解决了现有技术“手抓壶”泡茶器一些长期没有改进却严重影响使用舒适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旅行泡茶器,包括杯身、提手、盖子以及壶钮,所述杯身上设有出水口,出水口的两侧设有凸起挡块,所述壶钮为长方体凸起块,设于盖子的中心的一侧,从盖子的中心延伸至盖子的边部,且壶钮靠近盖子中心的一侧顶部设有悬挂凸起块,所述杯身的顶部设有圆环凸起块;盖子没有盖在杯身时,盖子通过悬挂凸起块悬挂于圆环凸起块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壶钮为中空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杯身上设有两个提手,提手为腰型块,提手的正视图为一个长方形与连接于长方形两端的两个半圆形组成,提手的两端通过连接块与杯身连接,即提手的中部与杯身中间存在空隙。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提手位于竖直方向的中垂面位于杯身中轴线远离出水口的一侧,即出水口与提手位于竖直方向的中垂面位于杯身中轴线的两侧。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提手远离杯身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的顶部远离杯身,倾斜面的底部靠近杯身。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提手远离杯身的侧面与竖直面的夹角的度数为20°-22°。
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杯身位于圆环凸起块的下侧设有圆环支撑块,该圆环支撑块的截面为阶梯形,盖子盖于较矮的阶梯面上,较高的阶梯面位于出水口旁设有多个出水孔,出水孔贯穿圆环支撑块;倒茶时,茶水由出水孔流出,流过出水口后流入杯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盖子没有盖在杯身时,盖子通过悬挂凸起块悬挂于圆环凸起块上,即放入茶叶或者导入热水时,盖子挂于杯身上,不需要将盖子置于茶盘或者茶桌上,保证盖子卫生清洁;
2、壶钮为中空结构,能够有效阻碍杯身装满热水是热传递至壶钮位置,使得泡热茶时为了不使盖子滑落而产生按压动作时,不会烫手,泡茶体验更好;
3、壶钮为长方体凸起块,设于盖子的中心的一侧,从盖子的中心延伸至盖子的边部,不同的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壶盖的放置角度,来调节壶钮所处的位置,便于不同手掌大小的使用者的食指可以按住壶钮进而按压壶盖,不至于泡茶时盖子脱落,做到一只手就能泡茶的轻松体验;
4、提手为腰型块,提手的正视图为一个长方形与连接于长方形两端的两个半圆形组成,提手的两端通过连接块与杯身连接,提手的中部与杯身中间存在空隙,提手采用这种首末两点接触的安装方式,使得提手拿捏位置与杯身不直接接触,能够有效阻碍杯身装满热水是的热传递至提手位置,使用者提起杯身时不会烫伤手指;
5、提手位于竖直方向的中垂面位于杯身中轴线远离出水口的一侧,即出水口与提手位于竖直方向的中垂面位于杯身中轴线的两侧,使用者提起杯身时,杯身由于重力的作用,具有向出水口一边倾斜的趋势,使用者只需轻压壶钮即可倒出茶水,使用体验更好;
6、提手远离杯身的侧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的顶部远离杯身,倾斜面的底部靠近杯身,使用者手抓提手时,不需要很用力,就能轻松抓紧杯身。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盖子挂于杯身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图5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刚锋,未经郑刚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51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系统监控信号多站统一校核与验收方法
- 下一篇:可携式液体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