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烤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2033.1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94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13 |
发明(设计)人: | 刘秋明;向智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蔡晓红,柯夏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烤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烤烟器。
背景技术
传统吸烟是通过用明火点燃烟草,烟草燃烧产生烟雾以供吸烟者吸食。烟草燃烧产生的烟雾通常会含有上千种有害物质,因而,传统烟草不但给吸烟者造成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还容易带来二手烟危害。
为解决传统烟草燃烧产生较多有害物质的技术问题,技术人员开发了雾化电子烟及电子烤烟,其主要通过高温雾化烟油产生烟雾被人体吸食,虽然克服了传统卷烟的以上不足,但电子烟的烟液是由香精香料调配而成,并不是真正的卷烟产品,用户使用时无法体验到真烟的味道,而电子烤烟中利用真烟因此有真正的烟味,受到用户的欢迎,但传统的电子烤烟中用户吸食香烟时往往会吸入焦油,因此,如何让使用者使用电子烤烟时减少焦油对人体的伤害已成为烟草行业丞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烤烟器,其能够降低用户吸食香烟时吸入焦油的概率,从而提高用户吸食烟雾的体验。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烤烟器,包括加热组件和用于为所述加热组件提供电源的电池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包括:
壳体,其内部设置有朝所述电池组件方向延伸的容纳体,所述容纳体内设有用于供烟支插入的第一容纳空间;
发热元件,其包括用于烘烤烟支的加热器,所述加热器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加热器包括管状的发热主体,所述发热主体包括插设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内的陶瓷管和设于所述陶瓷管内的电热丝,所述发热主体内形成有气流通道;
其中,当所述烟支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时,所述发热主体插设至所述烟支内,用于对所述烟支进行烘烤。
优选地,所述烟支中设有贯穿烟支的烟雾通道,当所述烟支收容在所述第一容纳空间中时,所述发热主体插设至所述烟雾通道内。
优选地,所述发热主体与所述烟雾通道的侧壁之间形成有圆环形的容置空间。
优选地,所述容纳体与所述壳体之间在位于所述发热主体周围的区域形成有环形的隔热空间。
优选地,所述陶瓷管内的一侧设有所述电热丝,其远离电热丝的另一侧的侧壁设有多个第一烟雾通孔,所述陶瓷管远离电热丝的另一侧的端部设有第二烟雾通孔。
优选地,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电池组件可拆卸的连接,且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电池组件连接处的两侧设有供气流进入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加热器还包括与所述发热主体连接的发热底座,以及分别与所述电热丝的相对两端电连接的第一连接脚及第二连接脚,所述第一连接脚及第二连接脚用于分别对应连接至用于与电池组件电连接的上电极组件。
优选地,所述上电极组件包括套设在所述壳体一侧的上连接件,以及与所述上连接件电隔离的上电极本体,所述上连接件朝向所述发热底座方向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发热底座可拆卸的嵌设在所述固定座中,所述第一连接脚及第二连接脚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上连接件以及上电极本体。
优选地,所述上电极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连接件与上电极本体之间的上绝缘环,所述第一连接脚延伸连接并夹持在所述上电极本体和上绝缘环之间,所述第二连接脚延伸连接并夹持在所述上绝缘环和所述上连接件之间。
优选地,所述发热底座的一侧设有第一凸起,所述固定座内的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对应的第一凹槽,使所述加热器通过所述第一凸起固定插设在所述固定座中;
所述固定座的底面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脚和所述第二连接脚分别电连接的一对金属片,每一所述金属片分别对应连接有一电子线,用于分别对应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脚及第二连接脚。
优选地,所述上电极本体的中心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发热底座上间隔分布有若干第二通孔,气流依次经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烟支、所述第一烟雾通孔以及所述第二烟雾通孔形成第二烟雾通道,所述第二烟雾通道与所述烟雾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电池组件包括与上电极组件对应的下电极组件,所述下电极组件包括:下电极本体,依次套设在所述下电极本体外的下绝缘环和所述下连接件;
所述下电极本体和所述下连接件分别对应连接所述上电极本体和与所述上连接件,用于在所述加热组件和电池组件连接时,实现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上连接件延伸到所述壳体外的一端外部设有外螺纹,中空的所述下连接件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匹配的内螺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未经惠州市吉瑞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20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