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20221.0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70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郑凤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凤新 |
主分类号: | C02F1/06 | 分类号: | C02F1/06;B01D3/06;B08B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000 山东省济宁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化工 碳洗塔 废水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化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煤化工是指以煤为原料,经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和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的过程。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
现有的煤化工生产一氧化碳与氢气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碳洗塔进出处理,碳洗塔进行处理后,得到高压的废水,废水中的含有的氨、硫化氢、粉煤灰和一氧化碳等污染杂质排放至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来解决以上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煤化工生产一氧化碳与氢气的过程中,需要经过碳洗塔进出处理,碳洗塔进行处理后,得到高压的废水,废水中的含有的氨、硫化氢、粉煤灰和一氧化碳等污染杂质排放至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污染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包括碳洗塔,所述碳洗塔的一侧固接有增压进水泵,且碳洗塔的顶部设置有入料管,所述入料管的上方固接有电磁阀门,所述电磁阀门的上方固接有定量供料机构,所述定量供料机构内部底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所述重量传感器的上方设置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的后方设置有输料管,所述碳洗塔的一侧设置有高压闪蒸装置,所述高压闪蒸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低压闪蒸装置,所述高压闪蒸装置和低压闪蒸装置的顶部设置有热交换器。
优选的,所述储料斗为漏斗型结构。
优选的,所述碳洗塔一侧的底段设置有与高压闪蒸装置的侧边底段连通的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高压闪蒸装置的侧边底段设置有与低压闪蒸装置的侧边上段连通的输送管。
优选的,所述高压闪蒸装置和低压闪蒸装置的顶部军均设置有与热交换器连接的输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计科学合理,操作安全方便,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节能环保,污染物清洗效率高的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本实用新型中在碳洗塔的顶部设置有定量供料机构,能够通过调节供料量控制系统的反应负荷,从而保证碳洗塔内部洗涤效率,由于储料斗为漏斗型结构,因此与重量传感器衔接密切,重量传感器称重精准,热交换器对高压闪蒸装置和低压闪蒸装置内部的高温蒸汽进行换热,延长高压闪蒸装置和低压闪蒸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的定量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定量供料机构、2-电磁阀门、3-入料管、4-增压进水泵、5-高压闪蒸装置、6-低压闪蒸装置、7-热交换器、8-储料斗、9-输料管、10-重量传感器、11-碳洗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煤化工碳洗塔废水的后处理装置,包括碳洗塔11,碳洗塔11的一侧固接有增压进水泵4,增大进水量和进水压力,且碳洗塔11的顶部设置有入料管3,入料管3的上方固接有电磁阀门2,电磁阀门2控制煤炭的输送,电磁阀门2的上方固接有定量供料机构1,定量供料机构1内部底部安装有重量传感器10,当重量传感器10检测到储料斗8达到一定重量时,电磁阀门2开启,重量传感器10的上方设置有储料斗8,储料斗8的后方设置有输料管9,输料管9用于输送煤料,碳洗塔11的一侧设置有高压闪蒸装置5,高压闪蒸装置5的一侧设置有低压闪蒸装置6,高压闪蒸装置5和低压闪蒸装置6的顶部设置有热交换器7。
储料斗8为漏斗型结构,碳洗塔11一侧的底段设置有与高压闪蒸装置5的侧边底段连通的输送管,高压闪蒸装置5的侧边底段设置有与低压闪蒸装置6的侧边上段连通的输送管,高压闪蒸装置5和低压闪蒸装置6的顶部军均设置有与热交换器7连接的输送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凤新,未经郑凤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20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