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方便拆卸式晶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9140.9 | 申请日: | 2017-05-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27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谢建辉;杨宗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将乐县长兴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H9/10 | 分类号: | H03H9/10;H03H9/19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曾捷 |
地址: | 3533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方便 拆卸 式晶振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晶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拆卸式晶振装置。
背景技术
石英晶体振荡器是高精度和高稳定度的振荡器,被广泛应用于彩电、计算机、遥控器等各类振荡电路中,以及通信系统中用于频率发生器、为数据处理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和为特定系统提供基准信号,石英晶体振荡器是利用石英晶体的压电效应制成的一种谐振器件,它的基本构成大致是:从一块石英晶体上按一定方位角切下薄片,在它的两个对应面上涂敷银层作为电极,在每个电极上各焊一根引线接到管脚上,再加上封装外壳就构成了石英晶体谐振器,简称为石英晶体或晶体、晶振。其产品一般用金属外壳封装,也有用玻璃壳、陶瓷或塑料封装的。
现有的晶振产品都是不可拆卸的,为了保证晶振内部的密封性,都是不能拆卸的,因此如果内部某一个元件损坏,整个晶振产品就无法使用,正常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式晶振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式晶振装置,包括壳体和晶振装置,所述壳体包括晶振座和外壳罩,所述晶振座中间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嵌入有密封柱,且密封柱通过密封胶与晶振座固定连接,所述晶振座通过滑动装置与外壳罩滑动连接,所述晶振装置包括晶片、引脚和绝缘垫,所述晶片两端均镀有敷银层,所述敷银层均连接有引脚,所述晶振座位于通孔两侧对称固定有通线孔,所述引脚穿过通线孔,所述引脚与通线孔之间固定有绝缘垫,且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连接板、滑块和螺纹杆,所述连接板对称固定在外壳罩的两侧,所述连接板底部垂直固定有滑块,所述晶振座的上方对阵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槽,且滑槽的长度大于滑块的长度,所述晶振座位于滑槽一端的中间部位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内连接有螺纹杆,所述滑块侧边设有与螺纹杆配合的凹槽,所述滑块通过螺纹杆固定在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有旋拧把手,且旋拧把手为正六边形。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之间通过密封胶密封。
优选的,所述密封柱远离晶片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晶振座之间固定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两侧均涂有密封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此方便拆卸式晶振装置,首先把晶片两端分敷银层与引脚固定连接,然后把引脚穿过通线孔,然后把绝缘垫套在引脚上,并通过密封胶固定在通线孔内,然后把外壳罩底部的滑动装置放置在滑槽内,并通过一侧的螺纹杆进行固定,增加稳定性,然后在滑槽内和滑槽边缘处涂有密封胶,进行密封,然后进过通孔把内部空气排出,并注入氮气最后通过密封柱进行密封,在拆卸时,可以把密封胶除掉,从而方便进行拆卸和维修,防止浪费现象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滑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1、壳体;2、晶振装置;3、晶振座;4、外壳罩;5、通孔;6、密封柱;7、滑动装置;8、晶片;9、引脚;10、绝缘垫;11、敷银层;12、连接板;13、滑块;14、螺纹杆;15、滑槽;16、旋拧把手;17、固定板;1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式晶振装置,包括壳体1和晶振装置2,所述壳体1包括晶振座3和外壳罩4,所述晶振座3中间设有通孔5,所述通孔5内嵌入有密封柱6,且密封柱6通过密封胶与晶振座3固定连接,所述晶振座3通过滑动装置7与外壳罩4滑动连接,所述晶振装置2包括晶片8、引脚9和绝缘垫10,所述晶片8两端均镀有敷银层11,所述敷银层11均连接有引脚9,所述晶振座3位于通孔5两侧对称固定有通线孔,所述引脚9穿过通线孔,所述引脚9与通线孔之间固定有绝缘垫10,且通过密封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将乐县长兴电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省将乐县长兴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91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热压包边机上的下模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入目机上的上模加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