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火防水疏散逃生电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7285.5 | 申请日: | 2017-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41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蓝永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永连 |
主分类号: | B66B5/02 | 分类号: | B66B5/02;B66B1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4209 福建省龙岩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火 防水 疏散 逃生 电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火防水疏散逃生电梯,属于电梯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消防电梯是在建筑物发生火灾时供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与救援使用且具有一定功能的电梯。因此,消防电梯具有较高的防火要求,其防火设计十分重要。目前我国大陆地区,真正意义上的消防员电梯非常少见,现在见到的所谓"消防电梯"只是具有消防开关动作时,返回预设基站或者撤离层功能的普通乘客电梯,不能在发生火情时搭乘。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1120395208.X的一种防火防水疏散逃生电梯,其特征在于,克服现有电梯在火灾情况下易成为烟火蔓延通道,影响电梯运行的缺陷,包括电梯井道、机房、防火厅门、轿厢,其技术要点是:在电梯井道内设置消防输水管道、井道送风管道和由导水槽和与导水槽连通的导水管组成的导水设备,与消防输水管道连接的消防喷头固定在防火厅门上部或侯梯厅的门厅的顶棚,轿厢顶部设置向轿厢内输送新鲜空气的空气净化装置;消防输水管道、井道送风管道及导水设备的垂直方向的投影面分别位于轿厢投影面之外,电梯井道内各层站均设置温度检测传感器。其结构简单、消防设施符合标准规定、布局合理,显著提高防火、防水性能,火灾发生初期运行可靠、确保快速而安全地发挥其疏散救援功能。但是其不足之处在于现有电梯防火防水性能差,在火灾情况下易成为烟火蔓延通道,受高温影响,或停电停运,必将殃及搭乘电梯的人,甚至危害到人身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火防水疏散逃生电梯,以解决现有的现有电梯防火防水性能差,在火灾情况下易成为烟火蔓延通道,受高温影响,或停电停运,必将殃及搭乘电梯的人,甚至危害到人身安全的问题。
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火防水疏散逃生电梯,其结构包括导轨支架、机座、导轨、曳引轮、引电机、控制柜、电源开关、井道传感器、水火隔热门、随行电缆、防水层门、缓冲器、补偿链、对重板、轿门、轿架、导靴,所述机座上方设有引电机,所述曳引轮与引电机采用间隙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控制柜设在机座上方,所述电源开关与导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导轨呈框架式结构分布。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轨支架共有四根,所述其中一根导轨支架与井道传感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且四根导轨支架相互构成长方体结构,所述水火隔热门设在导轨支架的其中两根上,所述随行电缆电连接缓冲器,所述防水层门与导轨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补偿链设在对重板下方,所述轿门设在轿架上。
所述水火隔热门由防火玻璃板、防火锁、防火板、门框、闭门器组成,所述防火玻璃板与防火锁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防火玻璃板下方设有防火板,所述门框分别与防火玻璃板和防火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所述闭门器与防火玻璃板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轨支架上段与机座下方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机座侧板与导轨侧边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井道传感器电连接水火隔热门。
进一步地,所述井道传感器电连接防水层门。
进一步地,所述轿架与导靴采用过盈配合方式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火玻璃板由耐高温玻璃板构成。
进一步地,所述防水层门自带导水槽,起到防水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设有水火隔热门,其结构简单、消防设施符合标准规定、布局合理,显著提高防火、防水性能,火灾发生初期运行可靠、确保快速而安全地发挥其疏散救援功能。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的防火防水疏散逃生电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水火隔热门示意图。
图中:导轨支架-1、机座-2、导轨-3、曳引轮-4、引电机-5、控制柜-6、电源开关-7、井道传感器-8、水火隔热门-9、防火玻璃板-901、防火锁-902、防火板-903、门框-904、闭门器-905、随行电缆-10、防水层门-11、缓冲器-12、补偿链-13、对重板-14、轿门-15、轿架-16、导靴-17。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永连,未经蓝永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72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源超低音箱音柱组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音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