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维四涡卷混沌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5225.X | 申请日: | 2017-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59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5 |
发明(设计)人: | 吕恩胜;王瑞娟;邵丹;崔文娜;王会翰;马凯拓;赵向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41102 | 代理人: | 王年年 |
地址: | 450042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维 四涡卷 混沌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非线性电路与系统,常称混沌电路,具体涉及一种二维四涡卷混沌电路。
背景技术:
1963年洛伦兹(E.N.Lorenz)首次提出混沌系统, 1983年蔡少棠发明蔡氏电路(Chua's circuit),1992年Oppenheim、Kocarev提出混沌遮掩保密通信,以致混沌电路成为社会研究的热点问题。
经典的混沌系统,例如:Lorenz混沌系统、蔡氏电路和Chen氏混沌系统等混沌系统,多为三维二涡卷,对经典的三维二涡卷混沌系统进行改进,可以产生多涡卷混沌系统,目前对于二维混沌系统,报道的有二维二涡卷系统,还没有二维四涡卷的混沌电路。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中混沌电路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混沌电路,可以产生二维四涡卷的混沌电路。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大学混沌科学教育、实验教学与演示、科学普及实验演示等,可以广泛应用于语音模拟信号保密通信系统中。
本实用新型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维四涡卷混沌电路,其特征是: 由5个运算放大器、以及11个电阻和2个电容构成,其中: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1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A1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容C1,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与电阻R2、R7以及运算放大器A4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1的输出端即为X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2、R3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A2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容C2,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与电阻R8以及运算放大器A5的反相输入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即为Y输出端;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7、R8、R9连接,运算放大器A3的同相输入端接地,运算放大器A3的反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阻R6,运算放大器A3的输出端与电阻R1连接;运算放大器A4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2以及运算放大器A1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4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阻R5,运算放大器A4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4,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A4的输出端与电阻R3连接;运算放大器A5的反相输入端与电阻R8以及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连接,运算放大器A5的同相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连接电阻R11,运算放大器A5的同相输入端连接电阻R10,电阻R10的另一端接地,运算放大器A5的输出端与电阻R9连接。
所述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用电位器代替,改变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和电阻R11的阻值可以观察混沌电路演变的各种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未经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52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长碳化硅晶体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双皮芯结构新型高效抗菌加吸湿排汗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