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脉管和静脉管用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12987.4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55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高洁;周薇;张渊;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A61M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商专永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00 | 代理人: | 高之波;储振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管 固定座 压持板 固定座顶部 固定装置 进出口端 卡持座 顶壁 凸块 压持 静脉 本实用新型 第二侧壁 第一侧壁 相邻布置 血液透析 滑脱 铰接 收容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动脉管和静脉管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底部的卡持座;固定座顶部设有相邻布置的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还包括位于固定座顶部且压持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的压持板,压持板一端铰接在固定座上,压持板另一端设有凸块,固定座上设有收容凸块的凹槽;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进出口端均设有搭持座;卡持座包括顶壁以及位于顶壁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通过在固定座上设有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以及压持其的压持板,在固定座底部设置卡持座,在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进出口端均设有搭持座,从而使动脉管和静脉管能够分别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座中,有效防止了动脉管和静脉管滑脱,确保了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动脉管和静脉管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一种救治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常用治疗方法,该方法是将病人血液引入动脉管中,经过血液透析器透析去除体内代谢废物后,由静脉管再输回到病人体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血液以每分钟200~300ml的速度在动脉管、血液透析器和静脉管中中循环,因此动脉管和静脉管的固定至关重要。如果动脉管和静脉管固定不稳固,可引起动、静脉穿刺针脱开,导致血液大量丢失,造成严重后果。现有技术中,动脉管和静脉管仅采用橡胶绳捆绑在床沿扶手上,若捆绑太紧,容易造成血液流通受阻,若捆绑太松,容易使动脉管和静脉管滑落,造成动、静脉穿刺针脱开,导致血液大量丢失,造成严重后果。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动脉管和静脉管用固定装置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动脉管和静脉管用固定装置,用以使动脉管和静脉管能够分别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座中,有效防止动脉管和静脉管滑脱,确保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动脉管和静脉管用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座、设置在固定座底部的卡持座;所述固定座顶部设有相邻布置的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还包括位于固定座顶部且压持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的压持板,所述压持板一端铰接在固定座上,所述压持板另一端设有凸块,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收容凸块的凹槽;所述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进出口端均设有搭持座,所述搭持座包括连接在固定座上的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被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夹持的若干个横杆;所述卡持座包括顶壁以及位于顶壁两端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顶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共同围合形成卡持通道,所述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均设有若干个沿其纵向延伸方向依次布置的条形卡持孔;还包括依次穿过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上的条形卡持孔的限位片,所述顶壁内侧包覆有磁石。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内均设有粘附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挡片和第二挡片夹持两个横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手提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压持板上设有观察孔,所述观察孔位于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上方。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圆心角为180°-3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固定座上设有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以及压持其的压持板,在固定座底部设置卡持座,在动脉管槽和静脉管槽进出口端均设有搭持座,从而使动脉管和静脉管能够分别稳定地固定在固定座中,有效防止了动脉管和静脉管滑脱,确保了血液透析能够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示的动脉管和静脉管用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人民医院,未经无锡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129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