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撑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8028.5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45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夏萍;郭晓敏;刘振华;王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2 | 分类号: | A61B17/02;A61B17/56 |
代理公司: | 南昌青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23 | 代理人: | 刘爱芳 |
地址: | 2502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矩形滑块 传动丝杠 撑开器本体 本实用新型 撑开装置 胫骨平台 顶撑板 滑动 沉槽 沉孔 枢接 匹配 骨折 滑动设置 啮合传动 匹配设置 上下两侧 手术操作 撑开器 圆柱状 并发症 螺孔 左端 穿过 体内 康复 | ||
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撑开装置,包括圆柱状的撑开器本体、设置在撑开器本体两端的矩形滑动沉孔、匹配滑动设置在矩形滑动沉孔内的矩形滑块和穿设在撑开器本体内的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的左端与对应的矩形滑块枢接,传动丝杠的右端穿过对应的矩形滑块,且位于右端的矩形滑块上开设有与传动丝杠匹配啮合传动的螺孔;所述撑开器本体中部上下两侧对应设置有两沉槽,两沉槽内均匹配设置有顶撑板,顶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矩形滑块之间枢接设置有连杆。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高手术操作效率,降低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患者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形成膝关节,胫骨与股骨下端接触的面为胫骨平台。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负荷结构,一旦发生骨折,使内、外平台受力不均,将产生骨关节炎改变。由于胫骨平台内外侧分别有内、外侧副韧带,平台中央有胫骨粗隆,其上有交叉韧带附着,当胫骨平台骨折时常发生韧带及半月板的损伤。
胫骨平台骨折可由间接暴力或直接暴力引起。高处坠落伤时足先着地,再向侧方倒下,力的传导由足沿胫骨向上,坠落的加速度使体重的力向下传导,共同作用于膝部,由于侧方倒地产生的扭转力,导致胫骨内侧或外侧平台塌陷骨折。目前治疗是将塌陷的骨折块抬高复位,最终达到解剖复位,再通过器械固定,直到骨折愈合。然而,现有的撑开装置操作不便、效率低下,导致手术并发症增高、手术风险增大。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设计科学、稳定性好、便于操作的胫骨平台骨折撑开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胫骨平台骨折撑开装置,包括圆柱状的撑开器本体、设置在撑开器本体两端的矩形滑动沉孔、匹配滑动设置在矩形滑动沉孔内的矩形滑块和穿设在撑开器本体内的传动丝杠,所述传动丝杠的左端与对应的矩形滑块枢接,传动丝杠的右端穿过对应的矩形滑块,且位于右端的矩形滑块上开设有与传动丝杠匹配啮合传动的螺孔;所述撑开器本体中部上下两侧对应设置有两沉槽,两沉槽内均匹配设置有顶撑板,顶撑板的两端分别与两矩形滑块之间枢接设置有连杆。
优选的,所述传动丝杠端部设置有夹持头或手柄。
优选的,所述传动丝杠端头的夹持头传动连接有驱动电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可采用手动或电动,使顶点实现复位顶升操作,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操作的效率,减少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撑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矩形滑动沉孔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A向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为撑开器本体、2为矩形滑动沉孔、3为矩形滑块、4为传动丝杠、5为沉槽、6为顶撑板、7为连杆、8为夹持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未经曲阜师范大学杏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80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