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7534.2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59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江文境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B62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携式 电子 装置 承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座,尤指座体的复数支臂上活动组装有呈相对伸缩位移复数夹持体,即可通过调整复数夹持体来具有稳固夹持不同尺寸大小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效果,且座体可利用的定位部来活动组装、拆卸于预设衔接扣具上,以达到简易操作的效用。
背景技术
按,现今电子科技与多媒体信息的快速发展,使得平板电脑、智慧型手机、全球卫星导航机等可携式电子装置都朝向轻、薄、短、小且强大功能的趋势发展,主要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方便携带等特色,加上软、硬体功能不断推陈出新,使用上更具弹性与实用性的效果,已成为人们工作与生活娱乐中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被广泛的应用。
再者,由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使用必须通过手指头及眼睛并用才可带来有效的使用性,而如果使用者是坐在单一定点或乘坐在车内时,还不会具有危险性,但是若使用者正在走路,甚至是在骑自行车、摩托车、开车当下还在操作可携式电子装置,便容易因视线没有专注在前方而导致碰撞的危险发生,尤其是在骑车、开车的状况下操作电子装置,更有可能造成人员的死亡。
所以,为了顾及行车上的安全性,同时又不想错失来电接听,便有厂商研究出一种供可携式电子装置装设的承载座,其承载座为可装设自行车、摩托车支架上,或者汽车车辆内部,当电子装置装设于承载座上后,可调整电子装置的角度与位置,让使用者处于骑车、开车状态时,能让电子装置稳固放置,并方便使用者观看,以取得最佳观看角度,但此种承载座虽可供电子装置摆放定位,不过承载座的体积为一固定,并无法作延伸或收缩的位移调整,又因市面上各式电子装置的尺寸也随着制造厂商不同,也存在有些许的差异性,而无法符合承载座实际上的需求,整体结构相当的不稳定,造成电子装置容易受到外力的影响而产生有松动或结构损坏的情况发生,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故,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上述的问题与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座的新型诞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座体及复数夹持体,其中:
该座体具有一基座,并在基座侧壁面朝外延伸有复数支臂,且各支臂远离基座一侧处设有接合部,再在基座底部设有供活动组装于预设衔接扣具上的定位部;
该复数夹持体分别活动组装于座体的复数支臂上,并在复数夹持体之间形成有供预设可携式电子装置放置定位的夹持空间,且各夹持体具有一基部,并在基部一侧延伸有供与支臂的接合部进行相对伸缩位移动作的对接部,而基部相对于对接部另一侧处设有供防止预设可携式电子装置脱离于夹持空间内的挡止部。
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座,其中:该座体的基座内部凹设有容置槽,并在容置槽内壁面设有复数扣孔,再在容置槽中心处设有第一定位柱,而容置槽上盖合有供预设可携式电子装置底面抵压的盖体,且盖体周缘处设有供扣持于复数扣孔上的卡扣,再在盖体底面中心处并对应于第一定位柱位置处设有第二定位柱,且容置槽与盖体之间弹性撑抵有随着预设可携式电子装置抵压产生相对压缩变形的弹性元件,而弹性元件二端套设于第一定位柱及第二定位柱上,该盖体抵压前高出于容置槽开口处,而抵压后则供收容于容置槽内部。
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座,其中:该支臂的接合部具有开口向上且朝外贯通的对接槽,且对接槽的两个相对侧壁面处凹设有导轨,再在对接槽底面且相邻于二导轨处设有复数止挡块,又在对接槽远离基座一侧设有朝外延伸出接合部外部的悬空状扣接弹片,且扣接弹片表面上形成有位于对接槽内靠近中央处的卡持块,而该夹持体的对接部具有供沿着对接槽作相对滑动位移的导轨板,且导轨板的两个相对侧壁面凸设有伸入于复数导轨内的复数滑移片,再在导轨板底面中央处设有间隔排列且供卡持块扣持定位的复数定位卡孔,并在复数定位卡孔相对二侧凹设有相邻复数滑移片处且供复数止挡块嵌入定位的复数凹槽,而复数凹槽远离基部一距离处设有供导引复数止挡块进入复数凹槽内的导引槽。
所述可携式电子装置的承载座,其中:该座体的定位部具有一方形嵌扣体,且嵌扣体底面凹设有复数扣槽,再在嵌扣体上方延伸有外径缩小的颈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台湾扣具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75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