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室温自动调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5931.6 | 申请日: | 2017-05-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9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李菲;李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超致(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00;H02S1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7 | 代理人: | 孙益青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室温 自动 调节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器自动化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室温自动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在炎炎夏日现代家庭生活中通常采用空调进行室内降温。但是,开启空调往往需要密闭门窗,长时间使用会造成室内空气混浊。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新型的室温自动调节系统,能够在夏天控制室内温度的同时防止室内封闭造成的空气混浊,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研究的方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室温自动调节系统,能够根据室温的变化自动控制电扇启动和关闭。节约了能耗,无需封闭门窗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其采用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室温自动调节系统,包括:供电电源,控制开关电路,温度取样反馈电路和电扇;所述供电电源、控制开关电路和电扇依序串联,所述温度取样反馈电路设于电扇的输出端,检测电扇输出端的温度值并反馈至控制开关电路;所述控制开关电路根据控制对电扇的供电通断,所述温度取样反馈电路,控制开关电路和电扇构成闭环控制电路。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温度取样反馈电路检测环境温度,正常状态下,供电电源通规控制开关电路对电扇进行持续供电,保证电扇持续工作对室温降温。而当环境温度下降到低于预设阈值时,温度取样反馈电路相应输出反馈电平至控制开关电路中,关断对电扇的供电,实现对能耗的节约。
优选的是,上述室温自动调节系统中:还包括整流滤波电路;所述供电电源采用设置于室外的太阳能光伏板,所述控制开关电路包括变压器T1,MOS管Q1和MOS管Q2;所述MOS管Q1、MOS管Q2彼此串联;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T1-1上,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T1-2上;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T1-3连接至整流滤波电路,所述整流滤波电路连接电扇;所述温度取样反馈电路的反馈电平分别连接至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方案:以太阳能光伏板实现对电扇的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备。能够根据室温的变化自动控制电扇启动和关闭。节约了能耗,无需封闭门窗保证室内空气清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中,其中虚框部分为控制开关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对应关系如下:
1、供电电源;2、控制开关电路;3、温度取样反馈电路;4、电扇;5、整流滤波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结构:
一种室温自动调节系统,其包括:供电电源1,控制开关电路2,温度取样反馈电路3,电扇4和整流滤波电路5。
其中,所述供电电源采用设置于室外的太阳能光伏板,所述供电电源1、控制开关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5和电扇4依序串联。所述温度取样反馈电路3设于电扇4的输出端,用于检测电扇4输出端的温度值并产生反馈电平至控制开关电路2;所述控制开关电路2根据控制对电扇4的供电通断,所述温度取样反馈电路3,控制开关电路2,整流滤波电路5和电扇4四者共同构成一个闭环控制电路。所述控制开关电路2包括变压器T1,MOS管Q1和MOS管Q2;所述MOS管Q1、MOS管Q2彼此串联;所述MOS管Q1的源极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T1-1上,所述MOS管Q2的源极接在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T1-2上;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T1-3连接至整流滤波电路5,所述整流滤波电路5连接电扇4;所述温度取样反馈电路3的反馈电平分别连接至MOS管Q1和MOS管Q2的栅极。
实践中,其工作过程如下:
从太阳能光伏板取电输出的电压在经过控制开关电路2时通过变压器T1分压调整,其输出功率由T1的次级绕组T1-3输出至整流滤波电路5进行,再经过整流滤波电路5整流滤波,获得最终的输出电压并输出至电扇4中。过程中,当温度取样反馈电路3检测到环境温度下降到低于预设阈值时,其对MOS管Q1和Q2的栅极输出电平信号,控制MOS管Q1、Q2同时关断,截止对电扇4的供电。之所以采用MOS管Q1、MOS管Q2彼此串联的结构,在于通过以两个互相串联的MOS管共同分担所承受的极限高压,从而能够获得更宽的输入电压,否则,会存在当太阳光伏板输出电压出现波动时对电扇工作产生影响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技术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超致(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未经超致(上海)半导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59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