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远场测试的天线发射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5541.9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46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金宇龙;陈慧娟;顾卫军;董胜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洛普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29/10 | 分类号: | G01R29/10;G01R1/04;H01Q1/22;H01Q15/2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1 | 代理人: | 张淏 |
地址: | 210061***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测试 天线 发射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发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磁研究的不断深入,天线作为信号接收和发射不可或缺的关键部件,其发展和应用已经渗透到雷达、电子对抗、导航和通信等诸多领域。对天线的测试技术随之发展起来,现已形成多种测试方法,如,远场测试、近场测试、紧缩场测试等,以保障天线的正常工作。
天线远场测量是天线研究与生产的重要测试工具,具体指在天线的辐射远场区域内,直接获得天线的远场性能参数,天线远场测试距离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参数。一般,天线远场测试距离R需满足 R=2D2/λ,其中,D为天线口径的最大尺寸,λ是天线的工作波长。
在现有测试暗室中,对天线进行测试时一般都是使用一个支撑架支撑天线发射支架,无疑占据了暗室一定的空间,影响了天线收发间距。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远场测试的天线发射结构,有效解决在现有有限暗室中对天线进行远场测试过程中,天线收发间距不能最大化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远场测试的天线发射结构,包括:
开设于暗室屏蔽墙中心位置的屏蔽窗,所述屏蔽窗中沿暗室外表面包括一可开合的屏蔽门;
固设于所述屏蔽窗上的天线发射支架;以及
固设于所述天线发射支架上的天线,所述天线发射支架可沿屏蔽窗开设方向及垂直方向调节天线位置,且所述屏蔽窗的开设尺寸与天线发射支架安装天线后所得结构大小匹配。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天线发射支架中包括:
固设于屏蔽窗上的复合导轨;
固设于所述复合导轨表面的升降机构;以及
固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部的极化转台;
所述天线通过一连接机构与所述极化转台共同固设于所述升降机构上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复合导轨中包括:固定水平导轨及至少一个移动水平导轨,其中,所述天线发射支架通过所述固定水平导轨固设于所述屏蔽窗表面,所述移动水平导轨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水平导轨表面,所述天线发射支架通过所述移动水平导轨沿屏蔽窗开设方向调节天线水平位置。
进一步优选地,安装天线时,开启屏蔽门,并通过移动水平导轨将连接机构推至暗室外;
远场测试天线时,通过移动水平导轨将天线通过屏蔽窗推送至吸波材料外,并关闭屏蔽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复合导轨为轻型合金复合导轨,且所述轻型合金复合导轨表面包括吸波材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机构以及极化转台采用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连接机构以及极化转台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且表面包括吸波材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天线发射结构包括设于暗室屏蔽墙中的屏蔽窗及固设于屏蔽窗中的天线发射支架,在天线发射支架中包括复合导轨、升降机构、极化转台等,以此,在安装天线时,通过复合导轨推送至暗室外,便于天线的安装;此外,该天线发射支架具备可升降和极化功能,以此能够实现多类天线的安装,大大提高了天线发射机构的拓展性能和兼容性;最后,在对天线进行远场测试的过程中,通过移动水平导轨将天线通过屏蔽窗推送至吸波材料外(即设置于暗室中的屏蔽墙上),以此实现有限暗室空间内天线收发间距最大化,同时保证了屏蔽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远场测试的天线发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基于远场测试的天线发射结构安装天线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天线发射支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暗室屏蔽墙,11-屏蔽窗,12-屏蔽门,13-吸波材料,20-天线发射支架,30-天线,41-安全护栏,42-测试平台,43-钢梯,21-复合导轨,22-升降机构,23-极化转台,24-连接机构,211-固定水平导轨, 212-移动水平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洛普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洛普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55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