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照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4701.8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298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安亿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14/04;F21V7/00;F21V1/00;F21V5/04;F21Y115/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24 | 代理人: | 刘培培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照明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照明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技术的不断更新,各种类型的灯具层出不穷,而为了适应特定的使用场景,可将灯具进行不同的结构改装。
传统的灯具已经具有远近光切换功能。但传统的灯具的远近光切换方式,例如翻转、上下拍打等方式,切换不够稳定,会影响灯具的照明效果。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远近光切换稳定,照明效果好的照明设备。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照明设备,包括主体、变光件、近光组件及远光补光组件,所述变光件与所述主体滑动配合,所述变光件能在所述主体上的第一位置及所述主体上的第二位置之间往复运动,所述变光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变光件不能反射所述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所述近光组件用于形成近光;所述变光件远离所述第一位置处,所述变光件能够反射所述远光补光组件及所述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并与近光配合形成远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光件包括滑动块与反光镜,所述滑动块与所述主体滑动配合,所述反光镜设于所述滑动块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一端,所述反光镜靠近所述近光组件的侧面为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用于反射所述远光补光组件及所述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近光组件包括第一光源件、近光反射件及遮光件,所述第一光源件设于所述主体与所述近光反射件之间,所述近光反射件靠近所述第一光源件的一侧为第二反射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件的光线反射至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一侧,所述遮光件设于所述近光反射件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一侧,所述遮光件用于遮挡所述近光反射件反射的部分光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遮光件上设有第三反射面,所述变光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处,所述第三反射面与所述第一反射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反射面用于将所述第一光源件和/或所述远光补光组件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一反射面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远光补光组件包括第二光源件及补光反射件,所述第二光源件设于所述补光反射件与所述变光件之间,所述补光反射件靠近所述第二光源件的一侧设有第四反射面,所述第二光源件发出的光线通过所述第四反射面反射至所述第三反射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反射面、所述第三反射面及所述第四反射面均为内凹球面,所述第二反射面为半锥面,所述第二反射面的母线为弧线,所述第二反射面的半径由所述第二位置向所述第一位置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照明设备还包括凸透镜,所述凸透镜设于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一侧,所述近光反射件与所述反光镜均用于将光线反射至所述凸透镜。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具有第一侧面及与所述第一侧面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上设有与所述滑动块滑动配合的滑动槽,所述主体靠近所述第一位置的一端上设有豁口,所述豁口朝向所述凸透镜设置,所述豁口两侧的所述主体上分别设有第一导槽及第二导槽,所述滑动块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导槽滑动配合的第一凸起、及与所述第二导槽滑动配合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光源件设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并位于所述主体远离所述第一位置的一端,所述近光反射件罩设所述第一光源件,所述遮光件与所述近光反射件连接,所述遮光件向所述近光反射件靠近所述主体的一侧弯折,所述第二光源件设于所述第二侧面上靠近所述豁口底部的位置处,所述远光补光件罩设所述第二光源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主体上设有导杆,所述滑动块与所述导杆滑动配合,当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导杆的其中一个端部时,所述变光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滑动块位于所述导杆的另一个端部时,所述变光件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照明设备还包括透镜支架,所述主体与所述凸透镜通过所述透镜支架连接,所述透镜支架为筒状,且所述透镜支架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凸透镜的外侧,所述透镜支架的另一端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透镜支架内部用于形成光线通过的通路。
下面对前述技术方案的优点或原理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安亿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安亿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47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内衬结构的快速热解炉底料仓
- 下一篇:防滑托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