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窄条公路轴重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3400.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56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詹铭坚;胡文辉;姚玉明;柯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G19/02 | 分类号: | G01G19/02;G01G3/1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2 | 代理人: | 袁忠卫 |
地址: | 31503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公路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称重传感器,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化窄条公路轴重传感器,可应用于料高速公路预检等电子称重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超限载执法依据,需科学的获取运输车辆的轴重及轮胎数量数据,目前常用的做法为在公路上分别铺设轴重传感器及轮胎数量识别传感器。轴重称量通常采用弯板式传感器轴重秤;而轮胎识别则通常采用分体式轮胎识别器。
弯板式传感器轴重秤的优点是高度较低,其一般由框架和弯板式传感器组成,由于弯板式传感器承载面积较大,结构整体偏重,地基开挖量大,安装不够便捷,同时安装精度也较难保证。如专利号为201120346947X的中国专利。
分体式轮胎识别器的优点是设备成本较低,其一般由多只传感器及设于传感器上的承载连接板组成,由于结构复杂,承载连接件易磨损,抗过载及抗偏载能力较差,维护成本较高,安装不够便捷。如专利号为201520310011.X的中国专利。
经查,现有专利号为CN201520412946.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一体化公路轴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设于弹性体上构成惠斯通电桥的应变计和电缆线,弹性体为一体化加工成型的长条形结构,弹性体的底部外侧设有承载框架,弹性体的中部沿长度方向中心对称地成型多个工字形截面的应变区,应变计设于应变区的板腹两侧的中心位置,应变计两两组成惠斯通电桥,电桥与电桥相互连接成一路信号输出。这种传感器测量精度高、稳定性也较好,但是只具备对车辆称重的功能,不具备轮胎数量识别功能。
轴重称量和轮胎数量识别采用两种不同传感器,需分别开挖地基,分别铺设,安装极其不方便,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兼具轴重称量及轮胎识别功能的一体化窄条公路轴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化窄条公路轴重传感器,包括弹性体、设于弹性体上构成惠斯通电桥的应变计和电缆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体为一体化加工成型的长条形结构,弹性体内成型有多个应变区,应变计设于应变区上,两两组成惠斯通电桥,应变计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应变计用于轮胎数量识别,另一组应变计用于轴重称量;
所述应变区沿弹性体的长度方向中心对称设置,应变计设于应变区的中心位置,用于轮胎数量识别的一组应变计为:将间隔一段距离的应变计两两组成惠斯通电桥,分别独立输出电压信号用于判别轮胎数量;用于轴重称量的一组应变计为:将应变计两两组成惠斯通电桥,电桥与电桥相互连接组成一路或多路信号输出,将输出信号叠加通过二次仪表处理即可获取轴重信息。
作为改进,所述轮胎数量识别的具体判断为:有两路或单路信号输出判定为单胎,有三路及以上信号输出判定为双胎。
再改进,所述弹性体上设有应变槽,应变槽的上下成型变截面承载梁。
优选,所述应变槽在弹性体上部有间隔设置,同时应变槽在弹性体下部也有间隔设置,并且,以相邻两个应变区的孔形成为桥式结构。
再改进,所述弹性体设置在安装基础上,弹性体的外侧密封设有用于增加稳定性的框架,弹性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对应的安装孔,用于连接螺栓。
最后,所述电缆线为与二组应变计相对应的二组,弹性体的一端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用于连接二组电缆线的防水连接头,二组电缆线通过数据线与二组应变计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应变计分为二组,分别用于轮胎数量识别和轴重称量;弹性体为一体加工成型,可提升传感器抗偏载及抗冲击能力;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安装方便、维护成本低等特点,适用于车轴称重及轮胎识别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柯力传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34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汽车衡自动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人值守智能地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