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燃煤发电调峰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2577.1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高新勇;孙士恩;何晓红;费盼峰;郑立军;王伟;俞聪;李恒;吴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01K17/06 | 分类号: | F01K17/06;F01K13/02;F01D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3209 | 代理人: | 魏美贞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负荷 燃煤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燃煤发电调峰系统,尤其适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燃煤发电厂。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煤炭一直处于我国能源供应的核心主导地位,这一因素也决定了我国电站发电的燃料来源主要是煤炭。据统计,我国煤炭总产量的55%都用于了电站发电的燃料,而在电力结构中,我国约80%的电力供应也是来自于火电机组。因此,燃煤电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电力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电力生产消费也呈现新常态特征。由于电力消费增速减速换挡、煤电机组投产过多、煤电机组承担高速增长的非化石能源发电深度调峰和备用等功能的原因,国内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持续下降。据统计,2015年底全国火电装机容量9.9亿千瓦,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329小时,同比降低410小时。
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强劲,截止2015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为3297万千瓦,新增核准容量达4300万千瓦,并网装机总容量达到1.29亿千瓦。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大,风电弃风问题却越来越严重,在2015年,全国风电的弃风率为15%,而三北地区的弃风率则高达23.3%。造成该现象的因素之一就是火电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由于受到锅炉最低稳燃负荷的限制,火电机组无法充分发挥其调峰潜力。为了促进提升电网消纳新能源电力的能力,深挖火电机组调峰潜力,提高我国火电运行灵活性,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相继发布了第一批及第二批实施火电灵活性试点改造项目。
因此,提升锅炉低负荷运行的稳燃性,以及进一步降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对火电机组来说,可以进一步发挥调峰潜力,提升其火电灵活性,对电网消纳新能源电力起到至关重要的地位。
申请号为201610738334.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热电联产机组深度调峰系统及其运行方法,虽然有利于实现机组电力调峰和热负荷削峰填谷,但在提升锅炉低负荷运行稳燃性和降低锅炉最低稳燃负荷方面仍然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有利于实现机组超低负荷稳燃的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燃煤发电调峰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低负荷稳燃的燃煤发电调峰系统,包括火电机组和给粉系统;火电机组中设置有锅炉、凝汽器、冷再热蒸汽管、热再热蒸汽管、中低压缸连通管、高加给水管、低加给水管、循环回水管和循环供水管;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给粉系统包括给煤机、磨煤机、煤粉分离器、煤粉仓、引风机、水蒸汽测量仪、冷却装置、分离装置、净化装置、送粉机、气固混合装置、增压机、一次风加热器、二次风加热器、空气预热器、干燥气加热器、送风机、氮气生成装置、一号气体测量仪和二号气体流量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25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动引风机与暖风器联合的回热热力系统
- 下一篇: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