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固定带针柄的腕踝针的粘结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2084.8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785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徐明明;李贞贞;陈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9/08 | 分类号: | A61H39/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41 | 代理人: | 曲家彬 |
地址: | 51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腕踝针 针柄 固定带针 胶黏剂层 粘结带 槽口 医用胶布 基材层 本实用新型 半封闭式 针体移位 卡位 皮肤 侧面 覆盖 | ||
一种用于固定带针柄的腕踝针的粘结带,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医用胶布覆盖在患者的皮肤和腕踝针的针柄上固定时,因为腕踝针的针柄有一定的厚度,针柄固定不牢固,患者活动和撕医用胶布时,容易导致针体移位,影响了腕踝针的安全性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固定带针柄的腕踝针的粘结带,包括基材层和胶黏剂层,所述的胶黏剂层的厚度与腕踝针的针柄的厚度相对应,胶黏剂层上设有槽口,槽口的宽度与腕踝针的针柄的宽度相对应,槽口的侧面与基材层形成放置腕踝针的针柄的半封闭式卡位。本实用新型利于腕踝针的固定,适合腕踝针固定时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带针柄的腕踝针的粘结带。
背景技术
腕踝针疗法是根据疾病的症状表现和体征所在的部位,在腕或踝部选取针刺点,用不锈钢毫针行皮下浅刺的治病方法。对头痛、肩周炎、腰腿痛等以痛为主的病症疗效显著。因为采用的是皮下行针,针尖需要横向刺入针刺点,现有的腕踝针长约5cm、直径约0.44mm,腕踝针的针头的面积较小,医护人员手持针头横向行针时操作不便,影响针刺效果。为此,发明人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腕踝针,将一个针柄安装在针头上增加手持面积,方便医护人员行针。通常腕踝针刺入表皮后需留针30分钟左右再拔针。留针时需要胶布固定,以防止断针、脱针等意外的发生。采用现有的医用胶布固定这种带针柄的腕踝针时,医用胶布覆盖在患者的皮肤和腕踝针的针柄上。因为腕踝针的针柄有一定的厚度,导致针柄周边的医用胶布不能与皮肤贴合,针柄固定不牢固,患者活动时针柄容易被牵扯,导致针体移位。此外,撕医用胶布时,因为针柄与胶布粘接,针柄也会被牵扯,导致针体移位,影响了腕踝针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医用胶布覆盖在患者的皮肤和腕踝针的针柄上固定时,因为腕踝针的针柄有一定的厚度,针柄固定不牢固,患者活动和撕医用胶布时,容易导致针体移位,影响了腕踝针的安全性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用于固定带针柄的腕踝针的粘结带。
本实用新型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固定带针柄的腕踝针的粘结带,包括基材层和胶黏剂层,所述的胶黏剂层的厚度与腕踝针的针柄的厚度相对应,胶黏剂层上设有槽口,槽口的宽度与腕踝针的针柄的宽度相对应,槽口的侧面与基材层形成放置腕踝针的针柄的半封闭式卡位。
进一步的,所述的粘结带上匀布设有一组槽口,相邻槽口间的距离为1.5cm-2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粘结带上设置放置腕踝针的针柄的卡位,利于针柄的固定。同时,针柄的上表面只与粘结带的基材层接触,粘结带的胶黏剂层不会与针柄粘接,撕粘结带时不会牵扯针柄,有效的避免了针体移位,接触了安全隐患。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1。
图3为图2的A向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2。
附图中,1为基材层、2为胶黏剂层、2-1为槽口、3为针柄。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医院,未经深圳市中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20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位置动态艾熏的保健盒
- 下一篇:一种颈椎针灸专用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