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血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1793.4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2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宽;谢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B01L3/14 | 分类号: | B01L3/1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52100 | 代理人: | 刘楠,李龙 |
地址: | 556000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管,属于医院配血领域。
背景技术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规定,医院输血科(血库)用于交叉配血的受血者血液标本应是抽取后不超过3天的血液标本,并且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抗凝的血液标本。目前所有医院输血科(血库)工作人员每天对已到三天后的配血标进行查找后并处理,对一些大型医院输血科每天查找并处理的标本很多,我院输血科每天查找300个左右的标本,处理到3天后的标本100个左右,从而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不利于高效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血试管,以提高医院输血科的标本处理效率。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配血试管,包括试管本体,试管本体的管口外侧粘贴有光膜,光膜为聚氨酯光膜,试管本体的管口处还罩设有管口盖,光膜设置于管口盖的内侧,且管口盖的下沿与试管本体的外壁之间密封设置,试管本体内设置有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
前述配血试管中,光膜采用聚氨酯作为中心介质与PET薄膜、金属铬层、金属铝层,按照PET/Cr/聚氨酯/AL顺序层组成多层薄膜,薄膜厚度控制在100nm至500nm之间,具有明显有光变色效果;
前述配血试管中,光膜为沿试管本体的管口圆周方向设置的3mm宽的条形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含有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的玻璃试管口边缘贴上光膜材料,光膜材料被管口盖盖着,当输血科接收到配血标本,去掉管口盖后,光膜接触空气后达到三天或72小时后会发生颜色改变,输血科工作人员对玻璃试管口光膜颜色已发生变化的标本进行取出并处理。优点是节约了查找标本的时间和人力,从而节省人力和时间便于开展其它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试管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通过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配血试管,包括试管本体1,试管本体1的管口外侧粘贴有光膜2,光膜2为聚氨酯光膜,采用聚氨酯作为中心介质与PET薄膜、金属铬层、金属铝层,按照PET/Cr/聚氨酯/AL顺序层组成多层薄膜,调整加入金属铬(Cr)和金属铝(AL)之间的量,从而使聚氨酯光膜接触空气三天后会变色,薄膜厚度控制在100nm至500nm之间。具有明显有光变色效果,光膜2为沿试管本体1的管口圆周方向设置的3mm宽的条形膜,试管本体1的管口处还罩设有管口盖3,光膜2设置于管口盖3的内侧,且管口盖3的下沿与试管本体1的外壁之间密封设置,试管本体1内设置有乙二胺四乙酸抗凝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未经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7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顶式试管装置
- 下一篇:一种温度应力耦合场盘形滚刀破岩加热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