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蝌蚪养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501251.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95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周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兴市秀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4209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蝌蚪 养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蝌蚪养殖装置。
背景技术
蝌蚪是蛙类个体发育的幼体阶段,也是生产过程的苗种阶段,蝌蚪饲养工作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蝌蚪的生长发育、规格大小、质量,而且对以后变态的幼蛙质量和成活率,也有密切的关系。
规模养殖条件下,由于受精卵来源不同,蝌蚪个体发育程度、速度均存在差异,放在同一个池内养殖会出现互相咬食的现象,而且出水口大都设置在方形池体上,排污性差,进水口直接向池内供水,没有转接水装置,容易造成浪费,且养殖池大都不能移动,使用不够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蝌蚪养殖装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有分区板,将养殖池格为两部分,可以有效减少蝌蚪互相咬食现象的发生,设置的出水装置,具有锥形结构,排污性好,设置有接水盆,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而且设置有万向轮,可以很好的移动养殖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蝌蚪养殖装置,包括外框架、内池体、支腿、端盖框,所述外框架包括前、后框架面,左、右框架面,底框架面,所述前、后框架面,左、右框架面、底框架面组成一个顶面开口型框架体,所述内池体包括前、后面板,左、右面板,底面板、分区板、接水盆,所述底面板对应放置在底框架面上表面,所述前、后面板,左、右面板放置在底面板上分别与前、后框架面,左、右框架面相对应,所述前、后面板,左、右面板与前、后框架面,左、右框架面的顶面通过端盖框固定,所述支腿设置在底框架面下表面,所述底框架面包括两个横梁和四个竖梁,中间两个竖梁与两边两个竖梁之间形成有空心区,所述底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漏水孔,所述底面板的下表面两端设置有与空心区相对应的出水装置支架,所述出水装置支架上设置有与漏水孔相对应的出水装置,所述底面板上表面设置有两个喂食台,所述两个喂食台之间设置有分区板固定凹槽,所述分区板固定凹槽上设置有分区板,所述分区板上设置有若干通过孔,所述右面板上设置有进水管,所述底面板上表面活动连接有接水盆,所述接水盆与进水管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装置的底部为锥形结构,所述锥形结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端部配合设置有堵水盖。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结构与漏水孔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装置支架形成有导轨槽,所述出水装置上设置有与导轨槽相对应的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内池体、接水盆为塑料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支腿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进一步的,所述内池体的前、后面板,左、右面板与底面板之间设置有防水密封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置有分区板,将养殖池格为两部分,可以有效减少蝌蚪互相咬食现象的发生,设置的出水装置,具有锥形结构,排污性好,设置有接水盆,可以减少水的浪费,而且设置有万向轮,可以很好的移动养殖装置,采用塑料材质的内池结构,不需要进行脱碱处理,采用活动连接的接水池以及出水装置可以更方便设备的清洗。
附图说明
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外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底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出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兴市秀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德兴市秀美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5012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华鳖稚鳖筛选池
- 下一篇:一种基于光通信技术的照明灯具防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