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工业高温炉观望孔砖的卡位砖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9993.0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3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翟剑;沈富军;林红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宝石耐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04 | 分类号: | F27D1/04;F27D2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先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85 | 代理人: | 孙甫臣 |
地址: | 2242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工业 高温 观望 卡位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火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工业高温炉观望孔砖的卡位砖。
背景技术
工业高温炉由耐高温材料堆砌而成,广泛应用于冶金、铸造、锻造等领域,是较重要的工业设备,且其需要的热量投入也较大,在工业高温炉中为便于对炉窖内部完好情况及时观察,一般会在炉体上设置用于从外部观察炉内状况的观察孔,而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防止炉内的火焰外窜出现烫伤事故需要采用塞砖将观察孔塞住,在需要观察内部情况的时候再打开。在高温炉的使用过程中需要频繁的向高温炉观望孔内拔下和装入塞砖,容易导致观望孔砖与其周围的炉砖连接松动,进而导致观望孔砖以及塞砖与炉体配合不好,受热浪等冲击容易与炉体分离,造成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有效加强高温炉观望孔砖与炉体配合度的卡位砖。
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工业高温炉观望孔砖的卡位砖,包括上分体和下分体,所述上分体和下分体为对称设置的门型结构,上分体和下分体组合后中心留置观望孔砖安装孔,所述上分体和下分体结构一致,包括顶部横梁和一对侧翼,所述顶部横梁的外侧设置一组弧形卡位件,所述弧形卡位件上具有安装配合孔;所述的一对侧翼的内侧面上均设有若干相互平行的卡位条。
进一步地,为提高上分体和下分体的连接稳定性,所述上分体的一个侧翼底部设有若干分体配合槽,另一个侧翼底部设有若干与分体配合槽配套的分体配合凸体,所述下分体的侧翼底部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为提高连接配合度的同时便于安装,所述分体配合槽的深度为所述侧翼厚度的0.1~0.2倍。
进一步地,所述的每组弧形卡位件包括4个弧形卡位件,所述弧形卡位件的厚度为卡位砖厚度的0.1~0.2倍。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配合孔内插置固定销,将观望孔砖与卡位砖卡位固定。
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卡位砖具有与观望孔砖连接配合度高的特点,一方面通过顶部横梁上的一组弧形卡位件将观望孔砖限制在卡位砖的内侧,并通过向安装配合孔内插置固定销提高两者的配合度;另一方面通过侧翼内侧面上的卡位条与观望孔砖上的卡位槽配合连接,提高两者的配合度;本结构可避免砖塞的频繁拔出和置入观望孔导致的观望孔砖与周围砖体的连接松动的问题,进而避免观望孔砖以及砖塞受热浪等冲击容与炉体分离,造成安全事故的问题;(2)本结构通过在上、下分体的侧翼上设置配套的分体配合槽和分体配合凸体,提高上分体与下分体的连接稳定性,进而提高与观望孔砖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位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观望孔砖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卡位砖与观望孔砖的配合安装示意图;
其中:1、上分体,2、下分体,11、顶部横梁,12、侧翼,13、弧形卡位件,14、安装配合孔,15、固定销,16、卡位条,17、分体配合槽,18、分体配合凸体,3、观望孔砖,31、弧形卡位槽,32、安装配合盲孔,33、凹槽,4、观望孔 。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
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工业高温炉观望孔砖的卡位砖,包括上分体1和下分体2,所述上分体1和下分体2为对称设置的门型结构,上分体1和下分体2组合后中心留置观望孔砖安装孔,上分体和下分体结构一致,包括顶部横梁11和一对侧翼12,所述顶部横梁11的外侧设置一组弧形卡位件13,每组弧形卡位件包括4个弧形卡位件,所述弧形卡位件的厚度为卡位砖厚度的0.1~0.2倍;弧形卡位件上具有安装配合孔14,安装配合孔内插置固定销15,将观望孔砖与卡位砖卡位固定;侧翼12的内侧面上均设有4个相互平行的卡位条16;上分体和下分体的连接稳定性,所述上分体的一个侧翼底部设有若干分体配合槽17,另一个侧翼底部设有若干与分体配合槽配套的分体配合凸体18,所述下分体的侧翼底部对应设置;所述分体配合槽的深度为所述侧翼厚度的0.1~0.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宝石耐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宝石耐热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99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密胺塑料碗(满天星)
- 下一篇:菱型盘(共创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