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8432.9 | 申请日: | 2017-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377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姚攀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攀峰 |
主分类号: | E04H9/02 | 分类号: | E04H9/02;E04B1/9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宋元松;朱丽岩 |
地址: | 100073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工 三重 抗震 结构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钢梁,抗剪构件,连接件,楼板及基础;结构柱设置在基础上,钢梁设置在相邻结构柱之间;所述钢梁为端部翼缘局部削弱的钢梁,其为主动式耗能钢梁,其端部翼缘局部削弱;所述抗剪构件包括支撑或墙板,支撑通过支撑连接件与结构柱或钢梁连接,墙板通过墙板连接件与结构柱和/或钢梁连接,楼板与钢梁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抗震结构体系采用三道防护,提高结构体系抗震能力;配置的结构柱具有防火性能;结构体系合理,多数部件可工业化预加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
背景技术
建筑工业化是国家建设发展的重点,《中国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2016年2月6日)明确指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鼓励建筑企业装配式施工,现场装配。建设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生产基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目前建筑工业化的主流结构是部分预制、边缘构件区域(节点区域)现浇的剪力墙结构体系,施工整体性好,造价成本较低,经济实用,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耐火性,但是施工质量控制难度较大、施工周期较长,抗拉强度低,抗震性能较差,在地震作用下延性较差,易发生脆性破坏。
我国同时是一个多地震发生的国家,地震灾害是造成我国居民伤亡灾害最多的自然灾害,其中巨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是地震灾害中的主要损失。汶川地震造成约8.7万人死亡或者失踪,约37.5万人受伤,由于目前的经济条件、技术水平、部门管理等限制,在抗震的实践中地震应对主要集中房屋结构抗震领域,这用于应对巨震灾害是远远不够的。即将代替GB18306-2001版本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征求意见稿(2012-4-9)已经引入极罕遇地震。
如何找到一种合适建筑工业化技术,即满足工业化建设要求,又能有效应对大震甚至巨震是建筑工业化中所面临的挑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采用三道防护,提高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配置的钢管钢筋混凝土柱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结构体系合理,多数部件可工业化预加工,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包括结构柱,钢梁,抗剪构件,连接件,楼板及基础;结构柱设置在基础上,钢梁设置在相邻结构柱之间;所述结构柱为钢管钢筋混凝土柱,所述钢梁为端部翼缘局部削弱的钢梁,其为主动式耗能钢梁,其端部翼缘局部削弱;所述抗剪构件包括支撑或墙板,支撑通过支撑连接件与结构柱或钢梁连接,墙板通过墙板连接件与结构柱和/或钢梁连接,楼板与钢梁连接。其中,支撑连接件与墙板连接件统称为连接件。抗剪构件形成抗震结构体系第一道防线,所述钢梁为抗震结构体系第二道防线,所述钢管钢筋混凝土柱为抗震结构体系第三道防线,预加工三重抗震结构体系三道防线的设置,有效提高了结构体系的抗震能力。
进一步地,所述钢梁包括削弱段及非削弱段;其中,削弱段为上翼缘板削弱、下翼缘板削弱或者上下同时削弱。
进一步地,所述削弱段的翼缘为直线、曲线或直线与曲线的结合。
进一步地,所述削弱段的宽度为50-1000mm,削弱段的深度为5-500mm。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为普通钢结构支撑或屈曲约束支撑,所述墙板为面外约束钢板剪力墙、预制钢板钢筋混凝土墙板、预制钢筋混凝土墙板、内藏无粘结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或内藏钢支撑的钢筋混凝土墙板,所述楼板为预制钢筋混凝土楼板、预制预应力楼板、钢筋桁架楼板、压型钢板、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或现浇混凝土楼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攀峰,未经姚攀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843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