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瓣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7880.7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751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陆晓娜;徐奕昊;范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强 |
地址: | 10014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起部 夹闭钳 固定带 训练器 皮瓣 钳柄 本实用新型 夹闭 种皮 长钳 铰接 凸楞 向内 血流 延伸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皮瓣训练器,该训练器包括固定带和夹闭钳,固定带与夹闭钳连接;夹闭钳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钳柄,在其中一个钳柄远离夹闭皮瓣蒂部的一端向内延伸有第一凸起部,在另一个钳柄上远离夹闭皮瓣蒂部的一端的内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凸起部,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凹槽,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凸楞。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固定带将夹闭钳固定在人体上,以及通过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相互配合使得夹闭钳固定在当前使用状态,避免了患者通过手一直扶持目前临床中使用的长钳,方便了患者在对皮瓣进行血流训练时进行正常的生活或者工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皮瓣训练器。
背景技术
皮瓣转移是整形外科及创伤外科进行组织或器官缺损与再造的常用方法。带蒂转移的皮瓣,需要先与受区组织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之后才能断开蒂部(蒂部指的是皮瓣与供体相连的部分),否则会出现转移皮瓣的坏死,即手术失败。
为了使皮瓣早日与供体断开,促进新的血液循环的建立,在皮瓣断蒂之前需要对皮瓣进行训练,以适应断蒂后的暂时失血和新的血液循环的建立。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是使用长钳对皮瓣进行血流训练,使用长钳夹闭皮瓣蒂部,以阻断蒂部的血流,促使移植的皮瓣通过受区获得血液供应,进而促进其存活。目前,临床中使用的皮瓣断蒂指标是每次夹闭蒂部两个小时,每日三次,这样移植的皮瓣血液运行良好。为了达到这个指标,患者需要每日抬起上臂扶持长钳6小时,严重干扰了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
综上,现有技术中使用长钳对移植的皮瓣进行血流训练,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皮瓣训练器,以解决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长钳对移植的皮瓣进行血流训练时,需要患者一直用手扶持目前临床中使用的长钳,给患者的生活或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皮瓣训练器,其中,所述皮瓣训练器包括固定带和夹闭钳,所述固定带与所述夹闭钳连接;
所述夹闭钳包括两个相互铰接的钳柄,在其中一个所述钳柄上远离夹闭皮瓣蒂部的一端向内延伸有第一凸起部,在另一个所述钳柄上远离夹闭皮瓣蒂部的一端的内侧对应设置有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凹槽,第二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凸楞;
所述固定带,用于将所述夹闭钳固定在人体上;
所述夹闭钳,用于夹闭皮瓣蒂部;
在所述夹闭钳夹闭皮瓣蒂部时,所述凸楞插在所述凹槽内,使所述夹闭钳固定在当前使用状态。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一个凸楞;
所述凸楞插在不同的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夹闭钳用于夹闭所述皮瓣蒂部的一端的开口大小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一个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多个凸楞;
不同的所述凸楞插在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夹闭钳用于夹闭所述皮瓣蒂部的一端的开口大小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凸起部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多个凸楞;
不同的所述凸楞插在不同的所述凹槽内时,所述夹闭钳用于夹闭所述皮瓣蒂部的一端的开口大小不同。
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上述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其中,还包括铆钉;
两个所述钳柄叠合,在叠合位置处通过所述铆钉铰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78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口腔术后止血桩
- 下一篇:一种心内科用止血压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