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环玻璃组件及摄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7666.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65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温跃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31005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组件 摄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环玻璃组件及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当下社会中监控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而能够实现日夜24小时监控的红外摄像装置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有红外摄像装置的镜头外通常装设有双环玻璃组件,在保证红外摄像装置生成的红外光通过双环玻璃组件的同时,避免部分红外光折射后进入红外摄像装置的镜头,影响图像拍摄质量。
现有双环玻璃组件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用于透过红外摄像装置所生成红外光的外环01、用于透过可见光的内环03以及用于隔离红外光以避免其进入镜头的红外光隔离环02,镜头位于红外光隔离环02与内环03所形成的空腔内,红外光隔离环02采用不透光的材质,以阻挡透过外环01的光线被折射进入内环03,进而进入镜头中,影响摄像装置的拍摄效果;其中红外光隔离环02包含外沿021、内沿022、凸起端023,在装配时,凸起端023设置在外环01上方,外环01与红外光隔离环02在外沿021固定连接,内环03与红外光隔离环02在内沿022固定连接。
目前,在双环玻璃组件的使用过程中,双环玻璃组件上方会积粉尘,而红外光隔离环02上的凸起部分023会加大粉尘的堆积,且不利于粉尘的清除,特别是对于带雨刷的摄像机,下雨天还会有雨滴附着在双环玻璃组件上面,红外光隔离环02上的凸起端023会影响雨刷的使用效果,不能刮掉外环01及内环03上的水及粉尘,从而内环03对可见光及外环01对红外光的透过能力下降,影响摄像机的成像质量;因此,提供一种能够降低其上粉尘的堆积并有利于清除粉尘的双环玻璃组件及摄像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环玻璃组件及摄像装置,该双环玻璃组件中的外环、红外光隔离环以及内环在结合处相齐平,能够降低其上粉尘的堆积并有利于清除粉尘,具有该双环玻璃组件的摄像装置的成像质量较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双环玻璃组件,包括外环、红外光隔离环以及内环,所述红外光隔离环与内环形成用于设置镜头的空腔,所述红外光隔离环包括外沿、内沿以及结合端,沿所述外环的径向方向,所述结合端位于外环与内环之间,且结合端与外环、内环通过台阶错位穿插配合连接,且结合端远离镜头的端面与外环、内环远离镜头的表面齐平。
在上述双环玻璃组件中,由于沿所述外环的径向方向,结合端位于外环与内环之间,且结合端与外环、内环通过台阶错位穿插配合连接,且结合端远离镜头的端面与外环、内环远离镜头的表面齐平,使得外环、红外光隔离环、内环在背离镜头的表面上平面过渡,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粉尘的堆积,清除起来也会因为没有凸起结构而更容易清除。当使用在带有雨刷的摄像机上,雨刷工作时,因没有红外光隔离环的突起部分,内外、外环上的水及粉尘都能有效的去除,从而保证了内环对可见光及外环对红外光的透过能力,提高摄像机的成像质量。
因此,上述双环玻璃组件中的外环、红外光隔离环以及内环在结合处相齐平,能够降低其上粉尘的堆积并有利于清除粉尘。
优选地,所述结合端与内沿形成第一台阶,所述内环设置在所述第一台阶上且所述内沿支撑内环,所述结合端与外沿形成与外环相接触配合的第二台阶。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靠近所述红外光隔离环的一侧设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与第二台阶相配合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台阶与第二台阶通过点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环设置在所述第二台阶上、且所述外沿支撑外环。
更进一步地,所述外环通过点胶固定连接于所述外沿上。
进一步地,所述内环通过点胶固定连接于所述内沿上。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镜头,还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双环玻璃组件,所述镜头填充在所述双环玻璃组件的空腔内。由于双环玻璃组件中的外环、红外光隔离环以及内环在结合处相齐平,能够降低其上粉尘的堆积并有利于清除粉尘,因此,具有双环玻璃组件的摄像装置的成像质量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提供的双环玻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环玻璃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双环玻璃组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76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式全自动注射笔
- 下一篇:一种压缩式雾化器的空气消声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