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混合储能变流器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3206.1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8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宋承明;杨宏宇;沙庭进;屈卫锋;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承明;杨宏宇;沙庭进;屈卫锋;韩伟 |
主分类号: | H02M7/00 | 分类号: | H02M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常青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86 | 代理人: | 黄胡生 |
地址: | 22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混合 变流器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流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混合储能变流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储能变流器可控制蓄电池的充电和放电过程,进行交直流的变换,在无电网情况下可以直接为交流负荷供电,它由DC/AC双向变流器、控制装置等构成,其中控制装置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
现有技术中有以下不足:储能变流器的控制装置上的控制按钮往往呈镶嵌式结构,极易出现内陷与脱落的现象,且防尘效果差,交流器内部容易进入灰尘,长久对内部元件工作的稳定性造成影响,不便拆装与清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混合储能变流器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混合储能变流器控制装置,包括交流器本体、显示面板和控制按钮,所述交流器本体前表面上端位置设置有显示面板,所述控制按钮围绕显示面板设置,所述控制按钮设在交流器本体表面设有的卡槽之中,且控制按钮与卡槽之间通过螺钉螺接,控制按钮四周套设有固定块,固定块包括上固定块和下固定块,所述上固定块下表面位置和下固定块上表面位置均设有滑槽,控制按钮中间位置固定设有限制圈,限制圈右侧还固定设有弹簧圈,弹簧圈右端与滑槽内壁贴合设置,卡槽内设有凹槽,凹槽底端还设有接触元件,所述下固定块内部设有排尘通道,所述显示面板表面设有防尘框,防尘框内圈和外圈的棱边处还均设有弧形边。
优选的,所述控制按钮呈圆柱状结构设置,限制圈呈环状结构设置,且限制圈与滑槽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控制按钮右端固定设有接触头,接触头设在凹槽中间位置,且接触头与凹槽底端设有的接触元件对应设置。
优选的,所述排尘通道一端贯穿滑槽上表面设置,另一端贯穿下固定块左侧表面设置,且排尘通道贯穿下固定块左侧表面的位置设有排尘孔。
优选的,所述防尘框呈矩形框体状结构设置,防尘框设在显示面板一周,且防尘框与交流器本体之间通过螺钉螺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控制按钮设在固定块内,便于拆装与清理,且限制圈设在滑槽内,限制圈右端还设有弹簧圈,保证了控制按钮不会出现内陷与脱落的现象,结构稳定,滑槽底端设有排尘通道,通过滑槽内壁可以刮去控制按钮上的尘垢及油性物质,之后,通过排尘孔排出,交流器本体内部不易进入灰尘,保证了内部元件工作的稳定性,防尘框避免了灰尘从显示面板四周缝隙处进入显示面板内部的现象,此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拆装与清理,控制按钮不会出现内陷与脱落的现象,结构稳定,防尘效果好,适用范围广,适合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按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防尘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流器本体、2显示面板、3控制按钮、4上固定块、5下固定块、6防尘框、7排尘孔、8限制圈、9弹簧圈、10接触头、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承明;杨宏宇;沙庭进;屈卫锋;韩伟,未经宋承明;杨宏宇;沙庭进;屈卫锋;韩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3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限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查看使用状态的列车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