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洗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2833.3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3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代明;魏代峰;孙继波;陈东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胜利石油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34/06 | 分类号: | E21B34/06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7104 | 代理人: | 黄晓敏 |
地址: | 257067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洗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井防砂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平井底部逆向充填多层防砂留井防砂管柱专用反洗套。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油井防砂领域,根据水平井底部逆向充填多层防砂工艺管柱,其留井防砂管柱如何使充填服务管柱具备不动管柱反洗冲砂功能,同时提供扩张式封隔器的座封解封场所成为技术难点,由于本领域的专业性及特殊性,目前尚无类似结构或工具能够满足该需求。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专用反洗套以满足水平井底部逆向充填多层防砂留井防砂管柱配置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专用反洗套以满足水平井底部逆向充填多层防砂留井防砂管柱配置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反洗套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反洗套,包括上接头、中心管、外管、滑套、弹簧、挡环及下接头;其中,所述上接头的一端外径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中心管设置于所述外管的内径中,所述中心管的外径与所述外管的内径形成夹壁通道;所述中心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接头的内径固定连接;所述中心管两端的外径上均设置有测流孔;所述外管的一端与所述上接头的外径通过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密封配合;所述滑套置于所述中心管外径与所述外管内径形成的夹壁通道中,所述滑套套设于所述中心管的外径;所述滑套内径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滑套外径上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所述滑套的内径通过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与所述中心管的外径密封结合,所述滑套的外径通过所述第三O型密封圈与所述外管的内径密封结合;所述弹簧置于滑套远离所述上接头的一端,所述弹簧对所述滑套施加约束力,以防止所述滑套自由移动;所述挡环固定设置于所述下接头的外径上,所述外管远离所述上接头的一端通过所述挡环与所述下接头的外径固定,所述挡环具备轴向调节功能,可以对所述外管进行限位,防止所述外管轴向窜动;所述下接头的内径与所述中心管远离所述上接头的一端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为三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为四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O型密封圈为两道。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管两端的外径上均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测流孔。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中心管与所述上接头的内径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接头的内径与所述中心管远离所述上接头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反洗套上端接多层精密滤砂管,下端接充填工具,反洗套本身除加工有中心通道外,还设计有特殊的单向流夹壁通道,依靠此单向流夹壁通道实现不动管柱反洗冲砂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反洗套可以使充填服务管柱具备不动管柱反洗冲砂功能,同时提供扩张式封隔器的座封解封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反洗套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反洗套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反洗套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上接头1、中心管2、外管3、滑套4、弹簧5、挡环6及下接头7;其中,上接头1的一端外径设置有第一O型密封圈;中心管2设置于外管3的内径中,中心管2的外径与外管3的内径形成夹壁通道;中心管2的一端与上接头1的内径通过螺纹固定连接;中心管2两端的外径上均设置有测流孔;外管3的一端与上接头1的外径通过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密封配合;滑套4置于中心管2外径与外管3内径形成的夹壁通道中,滑套4套设于中心管2的外径;滑套4内径设置有第二O型密封圈,滑套4外径上设置有第三O型密封圈,滑套4的内径通过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与中心管2的外径密封结合,滑套4的外径通过所述第三O型密封圈与外管3的内径密封结合;弹簧5置于滑套4远离上接头1的一端,弹簧5对滑套4施加约束力,以防止滑套4自由移动;挡环6固定设置于下接头7的外径上,外管3远离上接头1的一端通过挡环6与下接头7的外径固定,挡环6具备轴向调节功能,可以对外管3进行限位,防止外管3轴向窜动;下接头7的内径与中心管2远离上接头1的一端通过螺纹固定连接。
为了提高密封性能,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所述第一O型密封圈为三道;所述第二O型密封圈为四道;所述第三O型密封圈为两道。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中心管2两端的外径上均设置有三个均匀分布的测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胜利石油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山东胜利石油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283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