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孔取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2060.9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321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杰;李阿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08 | 分类号: | E02D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钻孔 样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施工建设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孔取样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道路、桥梁的建设日益不断增加,按照施工规范等要求来说,路基的压实密度及表面的水泥或沥青混凝土密度、厚度及强度等均要取样检验,传统的人工取样方法较为费时费力,取样质量也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
目前,公告号为CN2559686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钻孔取样机,它包括底座、立柱、钻头和钻杆等组成,立柱上装有滑动架,立柱顶部用装有齿轮换向减速箱的连接架相连,连接架上装有控制滑动架沿立柱上下滑动的丝杠,丝杠顶端装有手柄,连接架上装有与拖拉机牵引机构连接的拉杆,输入齿轮与拖拉机后动力输出轴连接,取芯钻头采用双层空心结构。
这种多功能钻孔取样机虽然可以直接装在拖拉机的液压提升悬挂机架上,钻孔动力由拖拉机后输出轴输出,不需要额外动力,但是往往在钻取土样切割时,切刀与地面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使得整个机器发热,影响机器的操作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钻孔取样机,其具有其在钻孔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对刀片进行冷却,从而降低机器出现问题的情况,有效保护机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钻孔取样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两侧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有取样装置,所述取样装置上方的支撑杆上设有用于下压取样装置的下压装置,所述取样装置上设有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位于机体上的蓄水箱,所述蓄水箱上设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出水口设有用于输水的软管,所述软管的顶端设有朝向取样装置的喷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有的冷却装置通过从蓄水箱内抽取水分对取样装置表面进行有效的冷却,从而日减少出现取样装置由于与地面的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从而损坏机器及设备,另一方面通过水分也可以有效的对切割取样的地方进行润滑,从而有效的使得切割取样的进行。
进一步设置:所述取样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杆之间的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套设于支撑杆上,所述横杆一侧设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输出口设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套设有圆柱形中空状的取芯筒,所述取芯筒底部设有齿轮状刀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可以带动取芯筒转动,当取芯筒底部的齿轮状刀片抵触到土地时,通过转动电机带动从而切割土地,而取芯筒为空心,因此样品进入到圆柱状的取芯筒内,而支撑杆以及横杆用于支撑转动电机的转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下压装置包括位于支撑杆顶端的固定杆、位于固定杆上的油缸及位于油缸出口设有的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与横杆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下压需要施加一定的力量为了减轻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在机体外壁上设有下压装置,通过气缸带动伸缩杆从而下压横杆,使得转动电机带动取芯筒向下运动。
进一步设置:所述支撑杆上还设有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贯穿支撑杆侧壁的螺杆、套设于螺杆顶端的连接板及位于连接板上用于卡入软管的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装置可以有效的转动喷嘴,将与喷嘴连接的软管卡在卡槽内,同时转动连接板,从而使得喷嘴喷射位置改变,有效的对取样装置不同位置进行喷水降温。
进一步设置:所述横杆上还设有朝向下压装置的吹风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快水分的蒸发,而水分蒸发的过程中会带走大量的热量,从而有效的使得取样装置降温。
进一步设置: 所述取芯筒顶端还设有稳固装置,所述稳固装置包括位于转动杆上套设有的轴承、固定于轴承四周的支架、与支架铰接的连接杆、与连接杆铰接的支架杆及与支架杆铰接用于抵触地面的插入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稳固装置可以使得在进行操作过程中将插入杆插进泥土内,从而稳定整个机体,而设有的与支架铰接的连接杆以及与连接杆铰接的支架杆可以使得机体自由的上下移动,而插入杆则不会产生移动。
进一步设置: 所述插入杆顶端还设有用于稳定的扩张装置,所述扩张装置包括位于插入杆顶端的固定环、位于固定环四周与固定环铰接的连接板及位于连接板上方的垂直于插入杆的限位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插入杆四周设有的扩张装置可以通过连接板抵触在地面上,而限位板限制连接板向上翻转超过90度,从而使得整个机体底部与地面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整个机体更为稳定的在地面上进行操作。
进一步设置: 所述机体底部还设有用于滑动的万向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操作人员移动和运输整个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20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