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体式烹饪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91734.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7561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3 |
发明(设计)人: | 雷俊;王云峰;江德勇;张帆;黄庶锋;卞在银;刘文华;曾露添;瞿月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张润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单元 底座 分体式烹饪器具 器具本体 本实用新型 谐振 烹饪容器 有效地实现 烹饪功能 可分离 加热 搁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底座中设有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谐振单元,第一控制单元与第一谐振单元相连以控制第一谐振单元进行谐振工作;器具本体,器具本体适于搁置在底座上且相对底座可分离,器具本体中设有第二谐振单元和烹饪容器,第二谐振单元通过跟随第一谐振单元进行谐振工作以对烹饪容器进行加热。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烹饪器具,能够方便有效地实现烹饪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烹饪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分体式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烹饪器具包括外壳、烹饪容器和发热装置,发热装置与烹饪容器相互匹配,以实现烹饪功能。然而在分体式烹饪器具中,发热装置和烹饪容器处于分离状态,因此难以实现烹饪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分体式烹饪器具,能够方便有效地实现烹饪功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分体式烹饪器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中设有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一谐振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与所述第一谐振单元相连以控制所述第一谐振单元进行谐振工作;器具本体,所述器具本体适于搁置在所述底座上且相对所述底座可分离,所述器具本体中设有第二谐振单元和烹饪容器,所述第二谐振单元通过跟随所述第一谐振单元进行谐振工作以对所述烹饪容器进行加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分体式烹饪器具,通过在底座中设置第一谐振单元,并在器具本体中设置第二谐振单元,以及通过第二谐振单元跟随第一谐振单元进行谐振工作以对烹饪容器进行加热,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的优点,能够方便有效地实现烹饪功能。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提出的分体式烹饪器具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具体地,所述第一谐振单元中的电磁线圈为平面结构,所述第二谐振单元中的电磁线圈为碗状结构。
具体地,所述器具本体中还设有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谐振单元相连,其中,所述第二谐振单元与所述第一谐振单元通电磁耦合进行电能传输,以给所述加热单元供电,所述加热单元用于对所述烹饪容器进行加热。
进一步地,所述分体式烹饪器具为分体式电饭煲或分体式电压力锅时,所述加热单元对应所述器具本体的上盖或侧壁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单元与所述第二谐振单元之间还连接有第二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以控制所述加热单元是否进行加热工作。
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单元通过控制所述第一谐振单元以控制所述加热单元是否进行加热工作。
具体地,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电阻式发热盘。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烹饪器具的方框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分体式烹饪器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分体式烹饪器具。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体式烹饪器具可包括底座10和器具本体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917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