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二氧化氮智能检测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9711.9 | 申请日: | 2017-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生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生娟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氮 智能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传感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氮智能检测头。
背景技术
由于二氧化氮气体存在一定的腐蚀性,因此传统的二氧化氮传感器设备需要增加一些防护措施以保证不被腐蚀,并且检测头和传输设备之间采用电缆连接,电缆也需要做一定的防护以隔离二氧化氮的腐蚀,但是这种传统的方式连接结构复杂,安全性不高,因此在使用上存在很大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二氧化氮智能检测头,能够以无线传输方式部署在二氧化氮气体环境内实现对二氧化氮气体浓度的检测。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二氧化氮智能检测头,包括蜂孔陶瓷头、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线性负载放大器、整合控制模块及电池,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线性负载放大器、整合控制模块及电池都密封在蜂孔陶瓷头内部,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与线性负载放大器采用板载铜箔线连接,所述的整合控制模块分别与线性负载放大器及电池采用板载铜箔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采用了固定式变送器NO2-B1,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采用了线性比例电流输出信号。
优选地,所述的线性负载放大器采用了芯片AD827。
优选地,所述的整合控制模块采用了内置无线射频收发电路的RF-MCU芯片JN5179,所述的整合控制模块的数据传输采用了Zigbee射频网络模式。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投掷和部署在需要检测二氧化氮气体的场所,自动实现对二氧化氮气体浓度的检测和数据传输,所有的数据采集和传输都采用无线方式完成,因此方便实用。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外部陶瓷设计,能够有效防止二氧化氮气体对整个设备的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二氧化氮智能检测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二氧化氮智能检测头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一种二氧化氮智能检测头,包括蜂孔陶瓷头1、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线性负载放大器3、整合控制模块4及电池5,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线性负载放大器3、整合控制模块4及电池5都密封在蜂孔陶瓷头1内部,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与线性负载放大器3采用板载铜箔线连接,所述的整合控制模块4分别与线性负载放大器3及电池5采用板载铜箔线连接。
所述的蜂孔陶瓷头1的进气蜂口6和封装空间7分离,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设置在进气蜂口6内部,而线性负载放大器3、整合控制模块4及电池5设置在封装空间7内部,当周围环境的二氧化氮气体通过进气蜂口6进入并接触到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时,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能够将二氧化氮浓度装换成电流信号并输入到线性负载放大器3,线性负载放大器3通过将电流信号转换成电压信号并放大后传输到整合控制模块4,整合控制模块4通过模数转换接口将输入的电压信号换算成二氧化氮浓度数值,并通过内部的无线射频收发电路将二氧化氮浓度数值发送到远程监控终端上,从而实现对二氧化氮浓度的远程监测。所有设备都采用板载铜箔线连接,既能够固定现有设备,同时也能有效缩小整个系统的体积。
优选地,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采用了固定式变送器NO2-B1,所述的固定式二氧化氮变送器2采用了线性比例电流输出信号。
优选地,所述的线性负载放大器3采用了芯片AD827。
优选地,所述的整合控制模块4采用了内置无线射频收发电路的RF-MCU芯片JN5179,所述的整合控制模块4的数据传输采用了Zigbee射频网络模式。
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的投掷和部署在需要检测二氧化氮气体的场所,自动实现对二氧化氮气体浓度的检测和数据传输,所有的数据采集和传输都采用无线方式完成,因此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生娟,未经陈生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97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