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瓶充电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8010.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7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强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11/18;H01R13/7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瓶 充电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设备安全充电应用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瓶充电保护装置,尤其适用于电动车充电保护。
背景技术
节能和减排是未来设备的发展的主攻方向,而电瓶驱动设备的充电口安全,也成为重点的关注点。现有电瓶充电装置通常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就是在车身的侧面的金属两极,遇到金属会导致电池正负极短路,瞬间产生电火花和高温,就容易烧伤。但是现有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过充导致的后果,没有考虑电瓶驱动设备的充电口的安全。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 204156230公开了一种充电保护装置,保护装置设有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座和插头之间通过充电导线连接,所述充电导线上串联有继电器的输出端,所述继电器输入端回路接入定时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本实用新型定时型充电保护器巧妙地应用了一个定时型控制电路,通过计时来自动接通或断开电源,能够有效地解决了无人监管情况下,防止充电设备电量充满后的过度充电导致的电能浪费,减少了因过量充电而造成电池爆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该装置只能防止过充,而无法保证电瓶驱动设备的充电口的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电瓶充电保护装置,可以实现电瓶设备充电接口更安全、更可靠。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瓶充电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底板的充电座和插头,所述充电座设置有与设备充电口配合的插孔,所述充电座上分别设有充电铜柱和指示柱,所述插头上设有与所述指示柱相匹配的指示插孔,所述充电铜柱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所述插头连接继电器的公共触点。
优选的,所述指示插孔为2个,所述指示插孔短接,所述指示插孔连接继电器的公共触点。
优选的,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端连接独立供电电源或者连接插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电瓶、电池设备的充电接口设置保护装置,使得充电接口处的电压为0,从而使得充电接口更安全、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瓶充电保护装置的充电前状态电路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瓶充电保护装置的充电中状态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实施例:
一种电瓶充电保护装置,包括充电座和插头200,充电座设于底板上,充电座设置有与设备充电口配合的插孔,底板可以固定连接于设备上,充电座上分别设有充电铜柱和两个指示柱,充电铜柱与插头上的充电插孔相连;插头200上设有与所述两个指示柱相匹配的两个指示插孔,两个指示插孔短接,充电铜柱连接继电器的常开触点5,8,插头200通过导线连接继电器的公共触点9,12,指示插孔也连接继电器的公共触点9,12。继电器可以单独供电,通过控制端子13,14连接独立电源,也可以是通过控制端子13,14连接插头,共用外部充电电源。
当充电接口还没有接通电源时,即“通电前”的状态,如图1所示,电池100的正负极分别接通在端子5,8上,而端子5与插头200的9,13端子为开路,而端子8与插头200的12,14端子为开路,故充电口不会有电压;当给设备充电时,使得13,14端子有电压,继电器动作,即“通电中”的状态,如图2所示;端子正极5与9,13接通,端子负极8与12,14接通,可以顺利给设备充电。继电器的使用机械寿命为1000万次,电气寿命约10万次,在电动车的有限寿命里,几乎不可能损坏。当然,如果充电电压不当,继电器可能会被击穿,即13,14两个端子间的线圈烧穿断路,继电器不会动作,此时不能正常充电,充电口处没有电压。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强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强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80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PLC的隧道火灾消防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漫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