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乘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6827.7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00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9 |
发明(设计)人: | 田嘉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田嘉一 |
主分类号: | B60P3/32 | 分类号: | B60P3/32;B60P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乘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乘用车,特别涉及一种能够有效扩展车内乘用空间的多功能乘用车。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有了极大的提高,人们现在非常注重精神层面的自由,为了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最近几年房车发展迅速,房车被称为“车轮上的家”,兼具“房”与“车”两大功能,受到旅游爱好者的欢迎,实现“生活中旅行,旅行中生活”的时尚产品。现有的房车存在体积小,空间有限,很多房车采用拓展机构来实现,安装拓展不方便,且费用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有效提高乘用车空间的多功能乘用车。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乘用车,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所述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之间设置有可以开合的隔离密封门或隔离密封窗,所述车体的车顶上部设置有可折叠的厢体,所述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的车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天窗,当所述可折叠的厢体展开时,所述可折叠的厢体形成的上层休息区通过开口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导通,所述开口前部的车顶上表面设置有隔热顶板,所述隔热顶板上设置有床垫;
所述可折叠厢体包括设置于车顶上部的顶板,所述顶板与车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能够将所述顶板顶升预设的高度,所述顶板与车顶周边之间分别设置有可以放平或竖立的前板、两个前侧板和后板,以及分别设置于两个前侧板后侧与顶板固定且始终保持竖立状态的后侧板,所述两个后侧板可以上下移动伸入到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内,所述前板、两个前侧板和后板分别连接驱动机构驱动以驱动所述前板、两个前侧板和后板放平或竖立;
当所述顶板升起时,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板、后板、两个前侧板竖立,两个后侧板向上升起,其竖立设置的前板、两个前侧板、两个后侧板以及后板与顶板、车顶围绕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形成可折叠的厢体的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前板连接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前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板竖立于顶板与车顶前部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前板放平于车顶前部;
所述两个前侧板分别连接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两个侧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侧板分别竖立于顶板与车顶两侧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两个侧板分别放平于顶板与车顶两侧之间;
所述后板连接第三驱动机构,所述第三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后板竖立或放平,当所述顶板升起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后板竖立于顶板与车顶后部之间,当所述顶板降落时,所述第三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后板放平于顶板与车顶后部之间;
所述两个后侧板分别固定于顶板后部两侧,当升降机构驱动所述顶板上下移动时,两个侧板竖直能够伸入/伸出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驾驶室车厢后部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后车厢门,所述驾驶室车厢内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上滑动设置有后箱体,所述后箱体能够沿滑轨伸出/伸入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所述后箱体一端具有开口与前部驾驶乘坐及休息区导通,另一端具有可以开合的后箱体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乘用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通过第一转轴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为设置于顶板上的第一电动推力杆,所述第一电动推力杆一端连接顶板,另一端连接前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为设置于顶板两侧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分别连接左右侧板上的驱动轴,以驱动所述左右侧板转动,以实现侧板的竖立/放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后板通过第二转轴与顶板活动连接,所述第三驱动机构为设置于顶板上的第二电动推力杆,所述第二电动推力杆一端连接顶板,另一端连接后板。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前部升降装置与后部升降装置,所述前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车顶前部的导轨,前板一端与导轨滑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转轴与顶板连接,当需要顶升顶板时,第一电动推力杆驱动所述前板沿导轨移动,以使其呈竖立状态,所述后部升降装置包括设置于两个后侧板内表面的齿条,所述齿条分别通过齿轮连接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设置于后部货仓及保障功能区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先,所述顶部周边设置有密封条,当所述顶板升起,所述侧板呈竖立状态时,所述侧板上部与密封条接触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田嘉一,未经田嘉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682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