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6580.9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123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村;陈金良;桑永桂;陈辰山;周燕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塑源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2 | 分类号: | B29C45/32;B29C45/27;B29C45/4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模腔 注塑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注塑具,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的注塑模具一般是采用单模腔的设计,单模腔虽然能够保证成品的质量,但是生产效率比较低。因此有人设计出了多模腔的注塑模具,但是由于在设计模具的时候会存在公差,无法保证注胶流道流入到每个模腔内的胶体的压力和流速都是相同的,存在有些模腔内注入的胶体多,有些模腔内注入的胶体少的问题,这导致了每个模腔生产出的产品都可能存在差异,产品的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该多模腔注塑模具将模芯拆分成上、下、左、右四个模芯以及基座,在每个模腔上都设有对应的顶杆用于调整每个模腔的高度,以解决现有的多模腔注塑模具生产出的产品一致性不好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包括模板和模芯,所述模芯包括上模芯、左模芯、右模芯、下模芯和基座,所述左模芯和右模芯齐平并且紧密相连,所述上模芯和下模芯分别位于左模芯和右模芯的顶面以及底面上并且居中固定,在所述上模芯、左模芯和右模芯上共同形成多个模腔,所述上模芯、左模芯和右模芯在其贴合的面上都设有局部注胶流道,所述上模芯、左模芯和右模芯的局部注胶流道组合成一个完整的注胶流道,该注胶流道与所有模腔都联通,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模腔数量相同的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固定在基座上,另一端固定在下模芯上,并且每根顶杆与下模芯的固定点位于各自模腔的正下方,每根顶杆上都设有高度调节旋钮,所述高度调节旋钮能够调整各自顶杆的高度。
优选的,所述基座上还设有水平调节旋钮,所述水平调节旋钮能够调整基座在水平方向上的倾角。
优选的,所述左模芯在与右模芯贴合的面上设有第一凹口,所述右模芯在与左模芯相贴合的面上设有第二凹口,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的形状相同,并且呈镜像分布,所述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拼接成一开口朝下的凹槽,所述下模芯固定在该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左模芯在与右模芯贴合的面上设有定位凸块,所述右模芯在与左模芯相贴合的面上设有与定位凸块相配合的定位凹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注塑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多模腔注塑模具,该多模腔注塑模具将模芯分成上模芯、下模芯、左模芯、右模芯和基座,在基座上设有对应各个模腔的顶杆,顶杆上设有高度调节旋转,可以调整每个模腔所联通的注胶流道水平高度,以保证注入到每个模腔内的胶体的压力和流速是相同的,可以提高多模腔注塑模具所生产出的产品的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多模腔注塑模具的示意图。
图2示出模芯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左模芯和右模芯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上模芯和下模芯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上模芯的右一示意图。
图6示出了基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塑源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塑源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6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热流道的塑胶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可横向分模式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