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6393.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28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张聚伟;谭孝江;陈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1119 | 代理人: | 韩天宝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 式微 激励 钢丝绳 损伤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钢丝绳损伤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旅游业、煤矿业、船舶业以及日常起重装吊通常采用钢丝绳作为牵引、承重以及连接部件。钢丝绳长时间大负荷使用易产生断丝、松丝、磨损损伤,在恶劣环境下的使用会导致钢丝绳腐蚀径缩,承载能力下降,极易发生安全事故从而危及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因此实时地监测钢丝绳损伤情况预测实现钢丝绳快速无损自动化检测技术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前,钢丝绳损伤检测技术领域应用较多,最常用的是电磁检测法。基于电磁的钢丝绳无损检测从磁化角度来可大致分为两类,即线圈磁化和永磁体激励磁化两种。采用线圈磁化检测装置通常将线圈绕制为两个鞍形线圈,通过调节线圈中电流大小来产生不同的磁场强度。同时用主磁通法或是磁通门对钢丝绳表面漏磁进行采集,可以基本实现表面损伤的位置和损伤情况的定量检测。但是该法由于采用周向磁场加和的方式,获取的是一维信号,从而周向磁场分布信号必然缺失,尤其对于集中缺陷和分散缺陷的检测识别有较大影响。
使用永磁铁作为激励源的检测装置大多采用大量磁铁,制作成马鞍形,再以导磁体进行聚磁将钢丝绳磁化至饱和,当钢丝绳出现损伤时,损伤处将会产生漏磁场,如图1所示。采用磁敏感检测器检测损伤点的漏磁信号,就能判断钢丝绳是否存在损伤以及损伤出现的位置。但是这种方法,检测被测钢丝绳漏磁信号的传感器必须设置在磁化被测钢丝绳的磁激励部分,所以作为磁激励源的永磁铁体积都比较大,所以整个检测装置的体积比较大,使用时不方便,并且检测装置必须设置在作为磁激励源的永磁铁两级之间,不方便设置。而且用于检测漏磁信号的磁敏感检测器磁敏感度小,检测精度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体积比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包括供待测钢丝绳穿过的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磁环和检测环,磁环、检测环同轴,且轴线沿所述检测通道延伸方向;所述磁环为一个环形磁性元件或者由在检测通道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磁性元件构成,磁性元件的N极和S极延伸的方向与磁环轴线方向相同;所述检测环包括在检测通道周向上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所述磁环磁场的磁感应传感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壳体,所述检测通道为壳体上设置的通孔,所述磁环、检测环设在所述通孔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磁感应传感器为巨磁阻传感器。
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采样连接所述磁感应传感器,并连接有用于测量所述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沿绳移动距离的编码器。
进一步的,所述检测通道中或端部,设有用于使所述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沿待测钢丝绳导向移动的导向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磁环和检测环间隔设置,所以磁化中段用于磁化被测钢丝绳的磁性元件不需要设置较大的体积,从而减小装置整体的体积,使装置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钢丝绳损伤检测的原理图;
图2为实施例中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中开放式磁激励单元的结构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中信号调理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6为实施例中编码电路的结构原理图;
图7为实施例中钢丝绳损伤检测的原理图;
图8为实施例中检测信号的传递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体积比较大,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放式微磁激励钢丝绳损伤检测装置,包括供待测钢丝绳穿过的检测通道;所述检测通道上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磁环和检测环,磁环、检测环同轴,且轴线沿所述检测通道延伸方向;所述磁环为一个环形磁性元件或者由在检测通道周向上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磁性元件构成,磁性元件的N极和S极延伸的方向与磁环轴线方向相同;所述检测环包括在检测通道周向上间隔分布的至少两个用于检测所述磁环磁场的磁感应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63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