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亚胺化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5210.3 | 申请日: | 2017-05-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35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兵波;张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内蒙古源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18 | 分类号: | B01J19/18;B01F7/18 |
代理公司: | 长沙科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3203 | 代理人: | 陈庆元 |
地址: | 01604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亚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亚胺化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亚胺化釜的搅拌叶片都直接设置在搅拌杆的底部,这样都只能搅拌釜体底部的反应物,釜体上部的反应物搅拌得并不均匀,而且搅拌时,反应物都朝着一个方向转动,不能使得反应物充分反应,达不到化工生产成品的生产要求。
传统的亚胺化釜的釜体都容易腐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亚胺化釜搅拌不均匀、容易腐蚀等不足,提供一种搅拌更均匀、不易腐蚀的新型亚胺化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亚胺化釜,包括釜体、搅拌杆、进料口、出料口、电机、至少四个搅拌叶片、
至少二个扰流块组和防腐蚀层。
所述釜体的顶部设有进料口。所述釜体的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搅拌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釜体的顶部伸进所述釜体内,另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所述至少四个搅拌叶片设置在所述搅拌杆的外侧面上。所述至少二个扰流块组均匀分布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内侧面。所述防腐蚀层设置在所述釜体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釜体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二组扰流块组,可以使得反应物换向转动,使得反应物混合得更充分,并使得反应后的生成物能达到生产成品的生产要求。
3、本实用新型釜体外侧面设有防腐蚀层,使得釜体不易腐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相连”,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实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一种新型亚胺化釜,包括釜体1、搅拌杆13、进料口15、出料口17、电机
11、至少四个搅拌叶片3、二个扰流块组5和防腐蚀层7。
其中,釜体1的顶部设有进料口15。釜体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17。搅拌杆13的一端穿过釜体1的顶部伸进釜体1内,另一端与电机11相连。
具体的,至少四个搅拌叶片3设置在搅拌杆13的外侧面上。二个扰流块组5均匀分布设置在釜体1的内侧面。防腐蚀层7设置在釜体1的外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
2、本实用新型釜体1的内侧面设有至少二组扰流块组5,可以使得反应物换向转动,使得反应物混合得更充分,并使得反应后的生成物能达到生产成品的生产要求。
3、本实用新型釜体1外侧面设有防腐蚀层7,使得釜体1不易腐蚀。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内蒙古源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内蒙古源宏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52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