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采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3607.9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28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柴广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柴广云 |
主分类号: | A61B5/154 | 分类号: | A61B5/1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杆 针头座 储血 针头 本实用新型 采血装置 弹性部件 通道连通 软管 手柄 采血通道 双向流道 依次连接 采血针 负压管 负压囊 中间座 胶塞 流道 三向 自封 医疗器械 连通 贯穿 改进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采血装置,属于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主要包括:依次连接的针头、包含有手柄的针头座、软管、中间座、自封胶塞和负压管;所述针头座的内部具有采血通道、储血通道以及控制杆;控制杆的两端均凸出于针头座;所述针头座的一侧设置有与储血通道连通的负压囊;针头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贯穿于所述控制杆;其中,所述控制杆上部设置有用于将针头、软管和储血通道连通的三向流道;所述控制杆下部设置有用于将针头和软管连通的双向流道。本实用新型基于现有采血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可以避免滴血情况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相关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采血装置。
背景技术
采血针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器械之一,用于采集血样。
从结构上分析,现有的采血针一般包括依次密闭连接的针头、包含有手柄的针头座、软管、中间座、自封胶塞和负压管。采血时,针头刺入血管中,则血液自动流向负压管。负压管内的血液达到设计容量后,医护人员一只手摁住穿刺口,另一只手捏住手柄拔针,再将中间座从自封胶塞上拔出,最后将针头、针头座、软管和中间座丢弃,仅保留采集了血样的负压管。
但是针头在患者身体拔出后,经常会有血液从针头中滴落,极易造成交叉感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采血装置。本发明基于现有采血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其可以避免滴血情况的发生。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采血装置,包括:
依次连接的针头、包含有手柄的针头座、软管、中间座、自封胶塞和负压管;
所述针头座的内部具有Y方向的采血通道、X方向的储血通道以及Z方向的控制杆;
控制杆的两端均凸出于针头座;
所述针头座的一侧设置有与储血通道连通的负压囊;
针头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贯穿于所述控制杆;
其中,所述控制杆上部设置有用于将针头、软管和储血通道连通的三向流道;
所述控制杆下部设置有用于将针头和软管连通的双向流道。
优选的,所述手柄上具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橡胶材质的胶条(也可为其他弹性条)。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
优选的,所述三向流道为T型或Y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可以将抽血完成后针头内的血液抽吸到负压囊中,进而避免针头内的血液滴落,造成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针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视图(未示出防滑纹);
图4是本发明中控制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负压囊的吸血原理图;
图中:
针头1;针头座2,储血通道2-1,采血通道2-2;负压囊3;控制杆4,三向流道4-1,双向流道4-2,通孔4-3;手柄5,防滑纹5-1,;软管6;中间座7;自封胶塞8;负压管9;弹性部件10。
图5中箭头方向表示血液流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柴广云,未经柴广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3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翻转式医疗检验取样台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肌力与关节活动度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