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真空滤油机用真空分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83440.6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78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启锐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0 | 分类号: | B01D36/00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穆祥维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真空 油机 分离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真空滤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滤油机用真空分离器。
背景技术
工业用油在使用中,由于无法确保绝对洁净的使用环境,会产生进水、氧化、受潮、粉尘污染等问题,导致油的质量下降。为了使工业用油能够得到充分利用,通常会对工业用油进行过滤分离后再次投入使用。对工业用油的分离净化主要采用真空滤油机实现。真空分离器是真空滤油机必不可少的部件,用于分离油和其中的气体。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在油液进入真空分离器是,需要将油液雾化。当时,现有的真空分离器中,采用普通喷头对油液进行雾化,其雾化效果差,导致油液的分离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真空滤油机用真空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真空滤油机用真空分离器,包括主壳体、副壳体、进油管路、电机、搅拌器、扩散筒、抽气管路、出油管路和分离塔;
所述出油管路与所述主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抽气管路与所述主壳体的顶部连接;所述副壳体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顶部,并与所述主壳体的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副壳体的顶端并与所述副壳体内的搅拌器连接;所述进油管路与所述副壳体连接;所述扩散筒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所述扩散筒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所述扩散筒的上端与所述副壳体的下端连接;所述扩散筒的下端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分离塔设置在所述主壳体内,并位于所述扩散筒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油液通过进油管路进入副壳体,电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带动副壳体中的油液高速旋转。副壳体中的油液进入扩散筒。由于扩散筒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因此扩散筒中的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分离扩张,最终通过通孔喷出。由于油液经过了旋转和扩张的状态,通过通孔喷出的油液能够被充分雾化。雾化后的油液进入分离塔并被分离塔处理后,通过出油管路排出。抽气管路用于抽出主壳体内的气体。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的对油液进行雾化,提升了油液分离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包括外环以及多个内叶片;所述内叶片连接所述外环的内表面以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搅拌器包括外环和内叶片,这样,在使副壳体中的油液旋转的同时,外环能够避免大量油液被搅拌器推至副壳体的壁面,从而使副壳体中的油液能够均匀地落入扩散筒中,进而使得从扩散筒中喷出油液能够均与的分布在主壳体中。
进一步的,所述搅拌器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从上至下的所述搅拌器的直径逐渐减小。
设置多个搅拌器,这样提高了搅拌范围,从而对副壳体中的油液进行更加充分的搅拌,同时。从上至下各个搅拌器的直径逐渐减小,用于补偿下方油液与副壳体的壁摩擦导致的动能减小,使得副壳体上下各处的油液动能基本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的外周面开设有多个围绕所述外环的轴线均匀布置的凹槽。
设置凹槽,能够对副壳体中的油液起扰流作用,使副壳体中的油液运动不规律,从而在扩散筒中进行多向扩散,使得油液的分布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所述外环上开设有多个从上至下贯穿所述外环的扰流孔。
设置扰流孔,能够对副壳体中的油液起扰流作用,使副壳体中的油液运动不规律,从而在扩散筒中进行多向扩散,使得油液的分布更加均匀。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油液通过进油管路进入副壳体,电机带动搅拌器转动,从而带动副壳体中的油液高速旋转。副壳体中的油液进入扩散筒。由于扩散筒的直径从上至下逐渐增大,因此扩散筒中的油液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分离扩张,最终通过通孔喷出。由于油液经过了旋转和扩张的状态,通过通孔喷出的油液能够被充分雾化。雾化后的油液进入分离塔并被分离塔处理后,通过出油管路排出。抽气管路用于抽出主壳体内的气体。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高效的对油液进行雾化,提升了油液分离效果。
2.搅拌器包括外环和内叶片,这样,在使副壳体中的油液旋转的同时,外环能够避免大量油液被搅拌器推至副壳体的壁面,从而使副壳体中的油液能够均匀地落入扩散筒中,进而使得从扩散筒中喷出油液能够均与的分布在主壳体中。
3.设置多个搅拌器,这样提高了搅拌范围,从而对副壳体中的油液进行更加充分的搅拌,同时。从上至下各个搅拌器的直径逐渐减小,用于补偿下方油液与副壳体的壁摩擦导致的动能减小,使得副壳体上下各处的油液动能基本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启锐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启锐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834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色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有机溶剂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