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孔锁合螺丝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9000.3 | 申请日: | 2017-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30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黄祯楷;陈捷坚;雒旻;蒋晓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汕头经济特区超艺螺丝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5/04 | 分类号: | F16B35/04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南粤专利商标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4301 | 代理人: | 余飞峰 |
地址: | 515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孔锁合 螺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丝,具体涉及一种开孔锁合螺丝。
背景技术
在表面无孔的塑料、木材或此类质地硬度低于金属,但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中,若需要将该材料的部件与其他部件相互螺钉锁紧时,需要在表面开孔并旋转螺丝锁合两者。常规的螺丝在锁合此类材料时,初始阶段需要在此类材料表面上以垂直方向钉入打孔,而后在材料表面垂直方向上发力旋入螺丝。对于操作工而言,此操作过程中,会有两个较难处理的问题,其一是在初始钉入常规螺丝时,常规尖端发力方向难以准确保持垂直于材料表面,使后续旋入过程中螺丝方向偏斜;其二是在旋入过程中,由于螺丝逐渐深入材料,材料内部被螺丝螺纹铣削出的细屑残留于孔内,材料残留过多,容易使材料表面沿径向方向产生崩裂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孔锁合螺丝,适用于表面无孔的的塑料、木材或此类质地硬度低于金属,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的开孔与螺丝螺旋锁合,并避免螺丝旋入过程中发生的螺丝方向偏斜、材料表面崩裂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手段加以实施:
一种开孔锁合螺丝,包括螺丝头、自所述螺丝头向下延伸形成的螺杆段,所述的螺杆段包括自螺丝头向下延伸形成的杆体和若干形成于杆体外缘上的螺纹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杆体中央沿杆体轴向方向内具有圆柱状的杆体中心槽;所述的杆体径向方向上介于上下螺纹部之间的螺纹槽上,具有若干贯穿杆体壁至杆体中心槽的铣削口,铣削口的切削边与螺纹部的旋转方向相反;杆体末端边沿收窄并与杆体中心槽末端形成底面呈水平环状铣削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环状铣削端的外侧壁延伸至螺纹部的末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环状铣削端的高度为杆体高度的六分之一至三分之一。
进一步的,杆体中心槽延伸至螺丝头的下端面。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杆体中心槽的半径不超过杆体半径的六分之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螺丝头上端面呈水平面,且设置有沿上端面向内凹陷的螺丝刀口。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铣削口设置于螺纹部倒数第一到第三层的螺纹槽内。
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案,所述的铣削口呈三边形,且两道切削边形成的夹角指向螺纹部的旋转的相反方向。
进一步的,所述的铣削口具有一道非切削边,非切削边垂直于水平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铣削口的下切削边呈弧形,且与螺纹部内边沿的弧度相同。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在螺丝旋入的过程中,水平的环状铣削端使放置于材料表面上的螺丝直立,在将锤击螺丝钉使之钉入材料内时,环状铣削端切削材料,并使材料沿杆体中心槽被切削呈圆柱状的结构,顶压本螺丝使螺丝呈固定的直立状态;
2.在螺丝的同等杆径下,由于杆体中心槽的存在,使本螺丝深入材料内部的体积相对更小,减小了材料表面发生崩裂的可能性;并在本螺丝逐渐旋入的过程中,材料沿杆体中心槽被切削呈圆柱状的结构限制了螺丝的钻入路径,防止了本螺丝在钻入过程中发生偏移;
3.另在本螺丝逐渐旋入的过程中,螺纹部逐渐切削材料使材料产生细屑,并卡压在材料与螺纹部交界处,且这些细屑在沿螺丝头向螺杆末端逐渐增多,分布不均的细屑使螺丝上下端松紧程度不一;将铣削口设置于螺纹部倒数第一到第三层的螺纹槽内,在本螺丝逐渐旋入的过程中,可将细屑均匀分布于材料打开的螺纹孔内,使螺丝的整体的松紧度较为均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螺丝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钉入状态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入状态截面示意图;
图5是常规螺丝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容易被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汕头经济特区超艺螺丝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汕头经济特区超艺螺丝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90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