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安保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7376.0 | 申请日: | 2017-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52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波;蔡笃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16 | 分类号: | A62C3/16;A62C31/00;A62C31/05;A62C37/40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86 | 代理人: | 张骥 |
地址: | 201306 上海市浦东新区南***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安保 系统 | ||
1.一种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瓶体(1)、介质(4)、瓶阀(6)、喷头(8)、电控装置、信号采集元件(12)、控制器(11),瓶体(1)设置有瓶阀(6);瓶阀(6)连接电控装置,电控装置能够实现与控制器(11)的信号传递;
所述瓶阀(6)包括阀体(6-1)、活塞(6-2)、阀口(6-7),阀体(6-1)内活动设置有活塞(6-2),活塞(6-2)将阀体(6-1)的内腔分隔为上腔体(6-3)和下腔体(6-4),下腔体(6-4)与瓶体(1)内腔相连通;阀体(6-1)连接阀口(6-7);当上腔体(6-3)和/或下腔体(6-4)内的气压发生变化时,活塞(6-2)能够上下运动,从而实现阀口(6-7)的开启或闭合;
所述阀口(6-7)连接喷头(8);喷头(8)布置于保护区域内;保护区域内设置有信号采集元件(12);信号采集元件(12)能够实现与控制器(11)的信号传递;
通过控制器(11)打开电控装置,使上腔体(6-3)内的气体向外排出,上腔体(6-3)的气压变小,活塞(6-2)上移,从而实现阀口(6-7)的自动开启,使瓶体(1)内的介质(4)通过喷头(8)向外释放;
通过控制器(11)关闭电控装置,由于瓶体(1)内的介质(4)释放导致下腔体(6-4)的气压变小,活塞(6-2)下移复位,从而实现阀口(6-7)的自动关闭,使喷头(8)停止释放介质(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上腔体(6-3)的排气量,从而控制活塞(6-2)的上移行程,能够控制阀口(6-7)的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为瓶头电磁阀(2);所述瓶头电磁阀(2)控制瓶头电磁阀接口(6-8)的开闭,瓶头电磁阀接口(6-8)将上腔体(6-3)与外界连通;所述控制器(11)控制瓶头电磁阀(2)开启或闭合;当瓶头电磁阀(2)开启时,上腔体(6-3)内的气体能够通过瓶头电磁阀接口(6-8)向外排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控装置为电磁启动器(15);所述上腔体(6-3)设置有单向阀;通过电磁启动器(15)控制单向阀的开启或闭合;
电磁启动器(15)内活动设置有启动顶针;电磁启动器(15)能够实现与控制器(11)的信号传递,控制器(11)控制电磁启动器(15)的启动顶针上下运动;
当启动顶针向下运动时,启动顶针能够使单向阀开启,上腔体(6-3)内的气体通过开启的单向阀向外排出;
当启动顶针向上运动时,单向阀自动复位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6-3)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手动启动装置控制单向阀的开启或闭合;
通过手动启动装置打开单向阀,使上腔体(6-3)内的气体向外排出;
通过手动启动装置关闭单向阀,活塞(6-2)下移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启动装置为压把启动装置(3);压把启动装置(3)内设置有顶针(3-2),顶针(3-2)与所述单向阀相对应;
压把启动装置(3)的压把(3-4)压下时,能够带动顶针(3-2)下移;顶针(3-2)下移时能够使单向阀开启,使上腔体(6-3)内的气体向外排出;
松开压把启动装置(3)的压把(3-4),顶针(3-2)自动复位,单向阀自动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2)内形成有贯通孔,贯通孔将上腔体(6-3)与下腔体(6-4)连通;所述贯通孔的全部或部分为毛细孔(6-21);所述贯通孔能够对上腔体(6-3)进行补气,使活塞(6-2)下移复位;通过控制上腔体(6-3)的排气量与补气量所产生的压力差,能够控制活塞(6-2)的行程及阀口(6-7)的开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安保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6-2)的上部设置有弹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洛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73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交车座舱区自动灭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溶胶灭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