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4827.5 | 申请日: | 2017-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7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丹丹;韩钰;王燕舞;杨旭;陈磊;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3/00 | 分类号: | B63B3/00;B63B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31272 | 代理人: | 俞涤炯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大型 集装箱 角钢 贯穿 板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大型集装船的高航速特点,其外板线型一般变化较快,相对于线型变化不剧烈的油船及散货船,工厂为简化工艺通常更愿意用角钢或角钢等压轧的型材作为扶强材,在线型变化区域,压轧的型材更容易通过火工矫正成线型所需的形状。
之前国内建造的集装箱船采用贯穿孔形式,在水密舱壁处全部采用全包头的水密补板形式,水密补板处通常有扶强材,并且在疲劳敏感区域还要有背肘板。全包头的水密补板通常分成两块补板安装,该形式的补板以及肋板上的通孔通常与扶强材及背肘板干涉,需要开孔或抠槽,且这些开孔区域在压载舱内为了满足PSPC的要求,给工厂带来了不少打磨的工作量。
在此背景下,本实用新型充分考虑实施的可靠性和经济性,对传统贯穿孔及补板形式进行改进,设计一种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纵骨贯穿孔及补板形式,即满足纵骨疲劳强度,又可以有效简化船厂工艺,提高焊接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产生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型集装箱船的球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所述角钢贯穿孔开设于肋板或舱壁板上,角钢贯穿所述角钢贯穿孔,其中,所述角钢贯穿孔在所述角钢的面板的端部形成倒圆,所述倒圆包括依次连接的正圆弧段、水平段和反圆弧段,所述正圆弧段和所述反圆弧段均为四分之一圆弧,其中,所述反圆弧段靠近所述面板,所述正圆弧段远离所述面板,所述倒圆的开口朝向所述面板的外侧面,所述面板的端部位于所述倒圆的开口内;所述补板为半包头补板,所述半包头补板与所述角钢平行设置,所述半包头补板与所述肋板或所述舱壁板搭接,所述半包头补板具有一圆弧端,所述圆弧端与所述倒圆相匹配,所述圆弧端的内侧与所述角钢的所述面板的外侧面相接。
上述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其中,所述倒圆靠近所述角钢的一端至所述面板的端部的距离为10mm。
上述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其中,所述正圆弧段和所述反圆弧段的半径均为30mm。
上述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其中,所述水平段的长度为5mm。
上述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其中,所述半包头补板与所述肋板或所述舱壁板搭接的宽度为50mm。
上述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其中,所述半包头补板的宽度处处相等。
上述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其中,所述角钢贯穿孔在所述角钢的腹板与面板的直角相交处形成角部倒圆。
上述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其中,所述角部倒圆的半径为2mm。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补板与扶强材及背肘板完全没有干涉,扶强材及背肘板不需要开孔或抠槽,满足PSPC的要求,并且由于只包一半的面板,补板可以只采用一块补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的角钢贯穿孔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的水密补板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的非水密补板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大型集装箱船的角钢贯穿孔及补板结构的图1至图2中DET-1处的放大图。
附图中:1、角钢贯穿孔;11、正圆弧段;12、水平段;13、反圆弧段;14、角部倒圆;2、角钢;21、面板;3、半包头补板;31、圆弧端;a、倒圆靠近角钢的一端至角钢的面板的端部的距离;b、水平段的长度;c、半包头补板与肋板或舱壁板搭接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七0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482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抗台风轮船
- 下一篇:一种新型船用肘板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