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氧化硫捕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72272.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15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发明(设计)人: | 张久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久明 |
主分类号: | B01D53/79 | 分类号: | B01D53/79;B01D5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13400 内蒙古自***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氧化硫 捕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热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二氧化硫捕捉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尤其是重工业的飞速发展,大气污染已经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严峻问题。在大气污染物中,人为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许多工业生产,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约40亿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5.7%,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使土壤板结,江河湖水弱酸化,同时导致雾霾加重,对人体呼吸器官、皮肤有刺激,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社会经济损失。
目前,二氧化硫的脱除方法主要分为:湿法、半干法和干法。其中湿法脱硫技术中,石灰石-石膏法脱硫工艺是世界上普遍使用的烟气脱硫技术,在行业中占90%以上。该法以石灰石为脱硫剂,通过向吸收塔内喷入吸收剂浆液,使之与烟气充分接触、混合,并对烟气进行洗涤,使得烟气中的SO2与浆液中CaCO3以及鼓入的强制氧化空气发生化学反应,最后生成石膏,达到脱硫的目的。传统二氧化硫脱硫设备采用喷淋技术,体积大,造价高,效率低,严重影响了节能减排目标实现,同时高额投资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严重亏损,企业利润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二氧化硫捕捉装置,该装置体积小、工作效率高,能够有效的除去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一种二氧化硫捕捉装置,包括反应釜本体,所述反应釜本体下端部的外部的一侧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管道连接空气压缩机的进气端,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出气端连接反应釜进气口,所述反应釜进气口上设有进气口单向阀,所述反应釜本体下端部的外部的另一侧通过管道连接废液槽,所述废液槽与反应釜本体之间设有废液控制阀。
所述反应釜本体上端部的外侧设有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包括顶层储液腔,所述储液腔向反应釜本体内部交错横向延伸形成下层储液腔、中层储液腔和上层储液腔,所述下层储液腔、中层储液腔和上层储液腔的末端与所述反应釜本体内壁之间分别设有下层滤网、中层滤网和上层滤网;所述下层储液腔、中层储液腔和上层储液腔将所述反应釜本体内部从下至上依次分隔成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第三反应室和第四反应室;
所述下层储液腔、中层储液腔、上层储液腔和顶层储液腔的下表面均设有若干雾化喷嘴;所述反应釜本体的内壁上且位于反应釜进气口、下层滤网、中层滤网和上层滤网的上方均设有气体传感器;
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的一端部设有反应釜出气口,所述反应釜本体顶部的另一端部设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一端连接储液腔、另一端连接储液槽;所述进液管上设有水泵,所述反应釜本体底部设有支架;所述反应釜本体的一侧设有控制器,所述鼓风机、空气压缩机、气体传感器、雾化喷嘴、进气口单向阀、废液控制阀、水泵均通过导电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下层储液腔、中层储液腔和上层储液腔和顶层储液腔的下表面均向下凸出呈弧形。
优选地,所述雾化喷嘴喷出的液体颗粒为50-200um。
优选地,所述空气压缩机的压缩比为4-6。
优选地,所述下层滤网、中层滤网和上层滤网的厚度均为100-300mm,所述下层滤网、中层滤网和上层滤网上均涂有吸附材料。
优选的,所述吸附材料为沸石、硅胶或大孔树脂。
优选的,所述反应釜出气口设有活性炭过滤网。
一种二氧化硫捕捉方法,具体方法步骤如下:
S1:将储液槽内的碱液通过水泵灌入储液腔内;
S2:启动控制器,鼓风机将废气通过空气压缩机进入第一反应室,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废气后,启动雾化喷嘴,将下层储液腔内的碱液喷出与气体反应;
S3:废气通过下层滤网进入第二反应室,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废气后,启动雾化喷嘴,将中层储液腔内的碱液喷出与气体反应;
S4:废气通过中层滤网进入第三反应室,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废气后,启动雾化喷嘴,将上层储液腔内的碱液喷出与气体反应;
S5:废气通过上层滤网进入第四反应室,气体传感器检测到废气后,启动雾化喷嘴,将顶层储液腔内的碱液喷出与气体反应,经过净化后的废气通过反应釜出气口排出;
S6:废气处理结束后,通过控制器打开废液控制阀,将反应废液排入废液槽。
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反应釜本体内最多可是设置九个反应室。
进一步的,所述S1中的碱液为NaOH溶液,浓度为0.5-1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久明,未经张久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722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综自后台机液冷机箱
- 下一篇:计算机主机箱用冷却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