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测试混凝土构件拉压强度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9085.7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96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黄维蓉;张永水;江华;陈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13 | 代理人: | 蒲艳紫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南岸区学***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混凝土 构件 压强 装置 | ||
1.一种测试混凝土构件拉压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
夹紧机构,其包括支撑座、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支撑座固定于底座上,支撑座的上表面用于放置采样样品,第一夹紧部固定于支撑座上,以夹紧采样样品的底部,第二夹紧部设置于第一夹紧部上方,以夹紧采样样品的顶部,第二夹紧部的顶部设置有卡环;
施力机构,其包括龙门架、下压气缸、下压头、下压杆、两弹性连接部以及变形驱动部,龙门架设置于底座上且横跨夹紧机构,下压气缸设置于龙门架顶部且其活塞杆向下延伸,下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下压杆,下压头为由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构成的圆盘结构,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均为圆盘结构,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分别通过两弹性连接部遇下压杆连接,变形驱动部设置于两弹性连接部之间,在变形驱动部对两弹性连接部没有作用力时,在两弹性连接部的作用下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相互紧贴,此时下压头能穿过卡环;在变形驱动部驱动下,能使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相互分离,此时下压头能卡于卡环下方;
第一压力传感器,其设置于支撑座上,以检测采样样品被压时受到的压力;
第二压力传感器,其设置于卡环的底面上,以检测采样样品被拉时下压头与卡环之间的压力;
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和第二压力传感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连接,控制器的第三输出端与下压气缸连接;以及
显示器,其与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混凝土构件拉压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弹性连接部均包括:
连接杆,下压杆底面内凹形成有安装腔,连接杆伸入至安装腔内,连接杆与下压杆的中心线平行,连接杆位于安装腔外的端部与第一压紧块或第二压紧块连接;
导向筒,其安装于下压杆上且穿入至安装腔内,导向筒的导向方向与下压杆的中心线垂直,导向筒与安装腔连通;
移动杆,其从导向筒传入至安装腔内,两个弹性连接部的移动杆之间用于安装变形驱动部,移动杆位于安装腔内的端部与连接杆连接;
安装盘,其安装于移动杆远离下压杆的端部上;以及
安装弹簧,其一端与安装盘固定,其另一端与导向筒固定,移动杆从安装弹簧的中心穿过;
其中,在变形驱动部对两弹性连接部没有作用力时,安装弹簧处于被拉伸状态,使得第一压紧块和第二压紧块紧贴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混凝土构件拉压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变形驱动部包括:
气动膜,其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气动膜设置于两移动杆之间,且两移动杆均与气动膜固定,气动膜与安装腔内壁连接后形成封闭的气动腔;
接气管,其设置于下压杆上且与气动腔连通,接气管一端用于连接气源;
第一电磁阀,其设置于接气管上,以开闭接气管,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开关电路与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排气管,其设置于下压杆上且与气动腔连通;以及
第二电磁阀,其设置于排气管上,以开闭排气管,第二电磁阀通过第二开关电路与控制器的第四输出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混凝土构件拉压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夹紧部和第二夹紧部均包括:
夹紧筒,第一夹紧部的夹紧筒固定于支撑座上,第二夹紧部的夹紧筒设置于第一夹紧部上方,第二夹紧部的夹紧筒能相对第一夹紧部移动;
至少两个压紧组件,所有压紧组件以夹紧筒的中心为中心均匀分布,每个压紧组件均包括抓紧块以及调节螺杆,抓紧块为圆弧结构,抓紧块设置于夹紧筒内且向夹紧筒中心内凹,所有抓紧块之间用于夹紧采样样品,调节螺杆穿过夹紧筒且与夹紧筒螺纹连接,调节螺杆位于夹紧筒内的端部与对应抓紧块固定;
其中,第二夹紧部的夹紧筒的顶部用于安装卡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混凝土构件拉压强度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夹紧部的夹紧筒的底部安装有导向环,采样样品能穿过导向环,在底座上立有至少两根导向杆,所有导向杆均穿过导向环,导向环能在导向杆上滑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交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908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