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液反应搅拌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5751.X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2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2 |
发明(设计)人: | 郝希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B01F7/00;B01F3/04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41120 | 代理人: | 宋晨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工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气液反应搅拌桨。
背景技术
工业反应釜广泛涉及气液反应过程,气液反应的原理是反应气体与反应液体进行充分接触,在一定的反应条件下,气液发生反应生成目标化合物。气相物料由进气管道通入反应容器底部,并通过搅拌桨搅拌,实现与液相物料混合均匀,进行反应。
目前,工业上利用反应釜进行气液反应时,通常是向反应液体中持续通入反应气体,然后进行搅拌,为了使反应气体与反应液体的接触时间更长,通常选择往反应液体底部通气,这种方法简单方便,也便于操作,但是存在着一些不足。
首先是反应气体在通入反应液体时会产生气泡,虽然反应气体是持续通入的,但是产生的气泡大小是随机的、无法控制的,如果气泡过大,则反应气体的利用效率会降低,导致生产成本增加。
其次是反应气体流向不均匀,造成各向的反应程度不均匀,整个反应过程无法有效控制,容易造成反应釜中的反应气体局部浓度过高,导致副反应的增加,目标化合物的产量降低。
然后是因为不同反应的速率不同,有些气体和液体的反应非常迅速,有些则非常缓慢,因此不同的反应对气泡大小的需求也不尽相同,现有技术中的反应设备很难精确地对气泡大小进行控制。
最后是进气口很容易产生反应液体倒灌,在反应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高通气速度来防止反应液体倒灌,但是在反应结束时随着通气速度下降,还是很容易发生这种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液反应搅拌桨,能够均匀喷射反应气体和灵活调整气泡大小,还能够有效防止反应液体倒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方案为:
一种气液反应搅拌桨,包括一个竖直设置的空心的内转轴,内转轴的上端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一传动轮,内转轴的下端连通设置有一个聚气盒,聚气盒设置为圆筒状结构,在聚气盒的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内气孔;所述内转轴的外侧套设有一个外转轴,外转轴的上端固定套设有一个第二传动轮,外转轴的下端连通设置有一个出气盒,且出气盒套设在所述聚气盒外侧,出气盒设置为圆筒状结构,在出气盒的周侧壁上均匀开设有四个外气孔,外气孔随外转轴运动的轨迹与所述内气孔随内转轴运动的轨迹重合,每个外气孔上连通设置有一个排气管,排气管沿出气盒的径向向外延伸且向下倾斜,在出气盒的周侧壁上还均匀固设有四个桨叶,四个桨叶与四个外气孔交错分布。
所述排气管的外端上还设置有一个用于封闭排气管的封口器,封口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在排气管外壁上的弹簧筒,弹簧筒内设置有一个弹簧,弹簧上连接有一个连杆,两个连杆之间设置有一个能够在外转轴旋转时由于离心力作用而克服弹簧的拉力而远离排气管的封口板。
所述封口板的内侧固定设置有一个封口塞。
所述桨叶的一个面上均匀开设有若干条相互平行的导气槽。
所述导气槽倾斜设置。
所述外气孔大于所述内气孔。
所述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一个第一伺服电机。
所述第二传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有一个第二伺服电机。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够同时向四个方向输送反应气体,使各向反应气体浓度均匀,避免出现局部反应气体浓度过高造成反应气体利用率低或者副产物增加;
2、每次输送的反应气体方向均不相同,进一步提高各向反应气体的均匀度;
3、每次输送的反应气体量能够通过调节内转轴和外转轴的转速来进行调整,方便灵活;
4、进入到反应液体中的反应气体在桨叶的作用下被打碎并被向下输送,能够提高反应气体在反应液体中的滞留时间,提高反应气体利用率和反应速率;
5、通过设置封口器,从而防止反应液体倒灌。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封口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转轴,101、第一传动轮,2、外转轴,201、第二传动轮,3、聚气盒,301、内气孔,4、出气盒,401、外气孔,5、桨叶,501、导气槽,6、排气管,7、封口器,701、封口塞,702、封口板,703、弹簧筒,704、弹簧,705、连杆封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未经河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57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