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5005.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1136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铁钢;张迎恺;元少昀;高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9/02 | 分类号: | F28D9/02;F28F9/24;F28F9/02;F28F9/26;F28F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11218 | 代理人: | 孙向民,廉莉莉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壳式折流板 换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
背景技术
传统管壳式折流板换热器结构简单、技术成熟、适用广泛,但存在传热效率低、占地面积大等缺点。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占地少,但承压能力低、易泄露。板壳式换热器将板束置于压力壳体内,提高了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减少了换热流体外漏的可能性。同时板壳式换热器继承了板式换热器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优点。板壳式换热器结合传统管壳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二者的优点,符合国家发展绿色、节能、环保高效换热装备产品的发展方向。但是现有的板壳式换热器在传热效率以及承压能力上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结构紧凑的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内的板束组件,所述板束组件包括:板管组,由多个板管叠落焊接形成,各板管内部形成纵向管程流道,多个板管的叠落空间形成横向壳程流道;隔流条,设置于多个板管的叠落空间形成的横向壳程流道内,引导壳程流体横向流过壳程流道;压紧板,上下夹持板管组;旁路挡板,设置于壳体和压紧板之间、沿纵向对称分布于压紧板的上下侧; 折流板,设置于壳体和板管组之间,沿纵向依次交替分布于板管组和压紧板两侧;固定管板,设置于管箱和壳体之间,连接板管组的一端,并密封连接板管组的管程流道;浮动端连通机构,连接板管组的另一端,并密封连接板管组的管程流道。
进一步地,板管组为多个,多个板管组按分程形式依次叠落,形成多管程换热器,所述板束组件还包括连通相邻板管组的管程流道的浮动端连通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浮动端连通机构为内浮头箱或带端盖的U形管组。
进一步地,内浮头箱通过焊接或填料函密封连接板管组的管程分程流道。
进一步地,U形管组通过密封端盖密封连接板管组的管程分程流道。
进一步地,所述板管由多个相互配合的带有横纵直通波纹的板片组对焊接形成。
进一步地,各板管由带有凹凸波纹的板片以凸纹对凸纹、凹纹对凹纹组对焊接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板束组件还包括拉筋,沿纵向间隔设置于所述板管组的两侧,与压紧板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型的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大大增加了换热接触面积,压缩了换热器整体结构尺寸;横纵直通波纹,强化流体湍流;交叉横纵换热提高了换热器的传热效率。同时由于壳程设有折流板、隔流条、拉筋和压紧板等,使换热器的板束组件的承压能力提高。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能够代替传统的弓形折流板管壳式换热器使用。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的板束组件可从壳体中抽出,进行检修、清洗。而且,本实用新型的板束组件可装入现有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壳体,便于旧设备节能、降耗、改扩建改造。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是一种用于石油化工的高效节能 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两管程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两管程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的板束组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两管程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的板束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板管组与内浮头箱焊接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板管组通过填料函与内浮头箱密封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板管组与带端盖的U形管组焊接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板壳式折流板换热器的立式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壳体、2-板束组件、3-固定管板、4-折流板、5-隔流条、6-拉筋、7-旁路挡板、8-内浮头箱、9-压紧板、10-板管组(10a-第一板管组、10b-第二板管组)、11-压盖、12-紧固件、13-填料函、14-U形管组、15-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500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螺纹管式氧透冷却器
- 下一篇:一种新型热管式散热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