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4875.6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07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吴永国;李伟;陈忠达;张春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切换 兼容 模式 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耳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式音频播放装置已广泛激增。例如,通过耳机来进行音频输出,由此给用户提供声音。耳机已成为电子产品的必要配件,如手机、ipad、MP3或专业的音乐播放器等。目前的耳机,其整个听筒的壳体比较圆滑,在佩戴的过程中容易从耳道中脱落,并且,在佩戴时也容易打滑,从而给使用者带来不便。并且,随着手机种类的多样性出现,手机的品牌不同,会导致耳机在不同的手机上使用时与手机的匹配出现问题,从而导致播放效果不好或无法播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其能够防止耳机从耳道中脱落,且通过兼容切换键能够切换耳机的模式以使得耳机能够适应不同的手机类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所述耳机包括听筒、插头、耳机线和按键面板,所述耳机线连接于所述听筒和插头之间,所述按键面板设置于所述耳机线上,
所述听筒包括壳体和扬声器,所述壳体内具有腔体,所述扬声器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防滑部,所述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防滑部;
所述按键面板为长条形面板,至长条形面板的一端至另一端依次设置有音量手动调节键、麦克风孔、兼容切换键和多功能按钮键,所述兼容切换键包括滑槽和位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动键,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长条形面板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滑槽的一端为第一播放设备端,另一端为第二播放设备端,所述滑动键沿滑槽在第一播放设备端和第二播放设备端之间滑动。
进一步地,所述滑动键上设置有突起。
进一步地,所述突起位于所述滑动键的中心,且所述突起呈半圆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部自壳体的前边缘向外收缩延伸,所述第二防滑部自壳体的后边缘向外收缩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防滑部包括多个第一突棱,多个第一突棱位于所述壳体的前端边缘外侧。
进一步地,两两相邻的第一突棱等间隔排列,且多个第一突棱环绕壳体前边缘形成的轴向与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防滑部包括多个第二突棱,多个第二突棱位于所述壳体的后端边缘外侧。
进一步地,多个第二突棱环绕壳体前边缘等间隔排列,且多个第二突棱环绕壳体前边缘形成的轴向与壳体的轴线方向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用于抗菌的银离子抗菌层,所述银离子抗菌层位于所述壳体的腔体内,且靠近所述壳体的后端。
进一步地,所述银离子抗菌层的厚度为1-2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其通过在壳体的前端设置有第一防滑部,壳体的后端设置有第二防滑部,能够防止耳机从耳道中脱落。
(2)本实用新型的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其在按键面板上设置兼容切换键,通过调节兼容切换键,能够切换耳机的模式以使得耳机能够适应不同的手机类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切换兼容模式的耳机的按键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兼容切换键的结构示意图。
1-听筒,11-壳体,12-第一防滑部,13-第二防滑部,121-第一突棱,131-第二突棱,14-凝胶耳塞,2-按键面板,21-音量手动调节键,22-麦克风孔,23-兼容切换键,231-滑槽,2311-第一播放设备端,2312-第二播放设备端,232-滑动键,2321-突起,24-多功能按钮键,31-耳机总线,32-第一耳机分线,33-第二耳机分线,21-音量手动调节键,211-音量调节滑槽,212-音量调节滑动键,213-防滑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云仕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48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