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板弹簧卷耳压入复合衬套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2480.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815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生;徐贤丰;谢咏歆;籍并让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八钢板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文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61100 | 代理人: | 佘文英 |
地址: | 722302***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板 弹簧 卷耳压入 复合 衬套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钢板弹簧卷耳衬套的模具。
背景技术
复合衬套在钢板弹簧上应用越来越多,多数常用复合衬套高度均大于板簧卷耳宽度,怎样保证压衬套质量,只能借助合理的工装和精细操作来实现。
普通非复合衬套(钢衬套、金属衬套、尼龙衬套等)压入卷耳时,先将衬套一端垂直插入钢板耳孔(按设计一般可自由插入衬套长度的 1/4~1/3),用平面模具垂直压衬套另一端,即可保证压衬套质量。
此方法压复合衬套时,由于复合衬套内外圈用橡胶层胶合在一起,内圈与外圈之间由橡胶层传递摩擦力,模具先接触内圈,外圈不受挤压力,受耳孔内壁摩擦力,内外圈会相互滑动,导致压完衬套后,衬套内管两端高出钢板卷耳不一致,质量不合格;甚至会压扁、压坏衬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钢板弹簧卷耳压入复合衬套的模具,保证衬套压入后两端内外圈高度一致,同时不损坏衬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板弹簧卷耳压入复合衬套的模具,其特征是,包括上模、下模和圆柱形复合衬套,下模一端设有止挡圈,复合衬套内管高度大于外管高度,内管高度大于钢板弹簧卷耳宽度,外管高度与钢板弹簧卷耳宽度相等,内、外管之间通过橡胶层连接,在内管的两端设有圆形档环,在上模和下模上分别开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直径大于圆形档环外径1mm,圆形凹槽高度大于内、外管高度差3~5mm。
其中止挡圈为圆周40°~5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模具在挤压复合衬套时,先压外管,外管带动内管,达到将衬套完全压入钢板耳孔的目的,保证衬套两端内、外管高度一致,同时不损坏衬套。
附图说明
图1是圆柱形复合衬套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上模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下模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复合衬套挤压示意图。
附图标号:内管1,外管2,橡胶层3,档环4,止挡圈5,上模6,下模7,复合衬套8,上模板9,下模板10,钢板卷耳11,圆形凹槽 1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复合衬套8为圆柱形,内管1高度大于外管2高度,内外管之间通过橡胶层3连接。
如图2、图3、图4所示,圆1为钢板卷耳外径加止挡圈5厚度,圆3为圆形凹槽12,圆2为原压衬套下模板底窝外径,止挡圈5为圆周40°~50°,作用是固定钢板卷耳11位置,使钢板在复合衬套 8压入过程中不移动,复合衬套8挤压过程为垂直受力,保证衬套挤压时不偏斜。
使用方法如图5所示:先将下模7安装到下模板10上(设备已安装上、下模板),目的是将下模7固定,钢板卷耳11放到下模7上,耳孔放上复合衬套8,钢板另一端垫一小片钢板,使钢板放在下模7 后两端水平;上模6与圆形档环4配合,垂直下压上模6,将复合衬套8与耳孔平行压入。
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圆形凹槽12高度大于衬套内、外管高度差3~5mm。上模6先压衬套外管2,衬套内管1不受力,当上模6 碰到钢板卷耳上端压不动时,衬套外管2上端与钢板卷耳11上端平齐,衬套外管高度与钢板卷耳高度相同;此时衬套外管2下端正好与钢板卷耳下端平齐,衬套内管1在上模圆形凹槽与下模圆形凹槽内,不受压力,只受橡胶层3传递的摩擦力,与外管2相对位置不变,保证挤压衬套质量,同时不损坏复合衬套8。
此模具适用所有开口复合衬套挤压衬套用,不同高度与直径的复合衬套只需要将上模、下模圆形凹槽对应开槽即可。使用此模具,可以保证挤压衬套质量,同时不损坏衬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八钢板簧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八钢板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24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元件成型机
- 下一篇:一种可调整冲压角度的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