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揭膜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1310.2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68409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05 |
发明(设计)人: | 宫恩超;党茂强;潘珊珊;徐霞;肖广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38/10 | 分类号: | B32B38/10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27 | 代理人: | 王迎,袁文婷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揭膜技术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揭膜工装。
背景技术
为方便对产品的性能检测,分析影响产品性能的不良因素,需要对产品进行拆分,以便检测人员对产品内部的各组件进行分析。
例如,在分析MEMS麦克风的振膜时,需要把振膜一侧的背极揭下来,从而分析振膜和背极之间的污染物,根据不良因素对产品结构及性能进行优化、改进。目前,背极的去除方法,主要是人工使用双面胶,直接揭掉MEMS 麦克风的背极,因为振膜和背极之间的距离很小,在无法掌握力度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振膜破损,撕膜的成功率低。
可知,针对揭膜精度要求较高的产品或者薄膜,需要一种专业的揭膜工装,以确保产品组件均未受到损坏的情况下,完成撕膜作业。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揭膜工装,以解决目前手工揭膜成功率低、速度慢等缺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揭膜工装,包括底板、固定在底板上的产品定位组件、支架、通过支架固定在底板上的测微器;其中,产品定位组件包括立板、设置在立板靠近测微器一侧的侧板、设置在立板远离测微器一侧的夹持部;待处理的产品通过夹持部限位固定在侧板与立板之间,在测微器的端部固定有粘胶,测微器用于带动粘胶移动至与产品的待揭膜相粘合,并通过粘胶将待揭膜揭除。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侧板与夹持部通过穿透立板的横轴连接,在横轴外侧套设有弹簧,弹簧压缩在立板与夹持部之间。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立板上设置有与横轴相适配的通孔,横轴穿过通孔,一端与侧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夹持部固定连接。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弹簧的外径值大于通孔的孔径值。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立板上设置有与产品相适配的定位槽,在侧板对应定位槽的位置设置有缺口,产品固定在定位槽与侧板之间,待揭膜避让在缺口内。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缺口的尺寸不大于定位槽的尺寸,并且,缺口的尺寸不小于待揭膜的尺寸。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侧板上设置有避让测微器的避让台阶,避让台阶位于缺口外侧。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测微器为千分尺或者差动螺纹杆。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当测微器为千分尺时,千分尺的精度不低于0.1μm。
此外,优选的结构是,产品为MEMS麦克风,MEMS麦克风包括相对设置并间隔一定距离的振膜和背板;待揭膜为背板或者振膜。
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揭膜工装,通过挤压夹持部将待处理的产品限位固定在立板和侧板之间,进而通过测微器微调位于其端部的粘胶,直至粘胶与待揭膜接触,在粘胶和测微器的配合作用下,将待揭膜揭掉,采用测微器能够有效掌控粘胶的接触力度,防止待揭膜及其邻近组件损坏,揭膜成功率高、速度快,可满足产品的高精度揭膜要求。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揭膜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揭膜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揭膜工装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揭膜工装局部放大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底板1、支架2、立板3、定位槽31、夹持部4、侧板5、避让台阶51、缺口52、横轴6、测微器8、粘胶9。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揭膜工装的结构,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1至图3分别从不同角度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揭膜工装的结构;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揭膜工装的局部放大结构。
如图1至图4共同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揭膜工装,包括底板1、固定在底板1上的产品定位组件、与产品定位组件存在一定间距的支架2、通过支架2固定在底板1上的测微器8;其中,产品定位组件进一步包括立板3、设置在立板3靠近测微器8一侧的侧板5、设置在立板3远离测微器8一侧的夹持部4;待处理的产品通过夹持部4限位固定在侧板5与立板3之间,在测微器8的端部设置有粘胶9,测微器8微调并带动粘胶9移动至与产品的待揭膜相粘合,进而通过粘胶9将待揭膜揭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歌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1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