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供轨道交通调度员使用的通信手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60051.1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96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吕量;朱琳;刘志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G04G21/04 | 分类号: | G04G21/04;G04G21/02;G04G21/00;G04G21/06;H04B1/382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调度员 使用 通信 手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手表,尤其是涉及一种供轨道交通调度员使用的通信手表。
背景技术
目前,有些工作在办公时无需多人在岗,只需部分人员在岗,但遇到突发事件时,需要全员迅速到位,争分夺秒的处置事件。以轨道交通调度员为例,调度员的办公场所主要为调度大厅,调度员的办公任务主要是通过ATS大屏对正线运营进行监护。在运营设备正常运作的情况下,列车根据运行线及班次正常运行,调度大厅无需全员在岗,只需留下规定数量的调度员进行监护,调度员之间可以互相调剂休息。但遇到突发事件,如触网停电、列车救援等,调度员必须全员第一时间到岗,快速分配任务,处置突发事件,对正线进行调整,避免大量晚点,维持运营秩序。像某些调度控制中心接管几条线路,不同的线路由不同的调度员负责,在某条线路故障时,在岗调度员只需呼叫本线的调度员进入大厅进行处置,而无需呼叫其他线路的调度员。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设备,用于实现在第一时间向一定区域内的指定其余人员发送提醒信息的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在一定范围内有互相通信功能的供轨道交通调度员使用的通信手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供轨道交通调度员使用的通信手表,包括表带和表头,所述的表头设置在表带上,所述的表头内设有控制电路板,所述的控制电路板包括微控制器以及分别与微控制器连接的通信芯片和发光控制芯片,表头上设有呼叫按钮和用于表示调度员身份的识别标签,所述的呼叫按钮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的表带上设有与所述的发光控制芯片连接的闪烁灯。
所述的表头中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发声芯片,表头上设有播音口和音量按钮,所述的音量按钮与微控制器连接。
所述的表头中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震动电路芯片。
所述的表头中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定时器芯片。
所述的表头中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GPS定位器。
所述的表头上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
所述的通信芯片为WIFI无线通信芯片或者蓝牙无线通信芯片。
所述的表带上设有多个圆形孔,所述的闪烁灯设置在所述的圆形孔内。
所述的表头上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电源组件。
所述的电源组件包括锂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表头中设置通信芯片,表头上设置呼叫按钮,可以实现无线呼叫,通过闪烁灯提示接收到呼叫信号的轨道交通调度员,这样在地铁发生突发事件的情况下,调度员通过手表呼叫本线的其余调度员,本线的其余调度员在第一时间通过手表得到提示有紧急情况发生的信息,迅速进入调度大厅配合处置突发事件。
(2)表头中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发声芯片和震动电路芯片,表头上设有播音口和音量按钮,还可通过声音和震动来进行提示,在嘈杂环境中也能感知到呼叫信号;通过音量按钮实现声音调节,满足不同环境需要。
(3)表头中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定时器芯片,使得表可以定时计时、设置闹铃闹钟。
(4)表头中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GPS定位器,可用于实时定位。
(5)表头上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显示屏,可显示时间、指定调度员的大致位置。
(6)表带上设有多个圆形孔,闪烁灯设置在圆形孔内,未裸露在外,使用寿命长。
(7)使用锂电池供电,便于更换电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手表表头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表带,2、表头,3、同呼按钮,4、全呼按钮,5、切换按钮,6、音量按钮,7、播音口,8、闪烁灯,9、微控制器,10、定时器芯片,11、震动电路芯片,12、通信芯片,13、发声芯片,14、电源组件,15、发光控制芯片,16、识别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600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