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焚烧炉脱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459885.0 | 申请日: | 2017-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70856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3 |
发明(设计)人: | 赵红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市虹艳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78;B01D53/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4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焚烧 炉脱硝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焚烧炉脱硝装置。
背景技术
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是一种高温分解和高热氧化的过程,可燃固体废物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发生燃烧反应,使其氧化分解,转化为气态物质(CO2和水)和不可燃的固态残渣,同时焚烧产生的热量在余热锅炉中被回收利用用来发电或供热。从而达到减容、去除毒性和回收能源的目的,实现固体废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经过焚烧,固体废物的体积可减少80%~90%,新型的焚烧装置可使焚烧后的废物体积只有原来体积的5%甚至更少。我国的国情是中小化工企业众多,工艺复杂,每个企业的固体废弃物数量不多,集中困难。小型焚烧炉,即每小时处理量小于300kg的焚烧炉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它可以处理蒸馏废渣、工业淤泥、包装物等。为了规范小型焚烧炉的使用,国家出台了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严格规范了小型焚烧炉的排放标准。
小型焚烧炉需要处理的废弃物成分复杂,其中含氮的有机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NOx,需要在250-300℃的温度下进行脱硝,这与通用的焚烧炉工艺过程不匹配,加之烟气量不足3000标方,催化脱硝设备投资庞大,需要高温脱硝条件,小型焚烧炉难以使用;同时在进行氧化脱硝时要求氧化剂与烟气充分接触,保证脱硝率,同时,碱液也要与烟气充分接触,实现烟气中NO2的充分吸收,转化为硝酸盐,而现有的小型焚烧炉脱硝率较低,为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小型焚烧炉脱硝装置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小型焚烧炉脱硝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焚烧炉脱硝装置,包括氧化喷射室、气流式喷枪和氧化脱硝反应器,所述气流式喷枪插入氧化喷射室中,氧化喷射室出口连接氧化脱硝反应器底部气体入口,所述气流式喷枪远离氧化喷射室的一侧设有压缩空气入口和氧化剂入口,所述氧化脱硝反应器顶部设有气体出口,所述氧化脱硝反应器的底部液体入口连接有氧化剂循环泵的出口,所述氧化剂循环泵的入口与氧化脱硝反应器底部的液体出口相连,所述氧化脱硝反应器中部液体入口连接碱性循环泵出口,碱液循环泵入口连接氧化脱硝反应器底部液体出口,所述的氧化脱硝反应器由上到下依次设有裙座、底部封头、筒体、气体入口、受液盘、泡罩、液体收集盘、填料层、氧化剂循环液喷枪、中间隔板、中部封头、气体分布板、一级碱液喷枪、二级碱液喷枪、三级碱液喷枪、除沫器、气体出口和降液板,所述筒体在一级碱液喷枪和氧化剂循环液喷枪之间设有中部气体出口和中部气体入口,且中部气体出口和中部气体入口通过气体连接管相连,所述筒体在远离气体连接管的一侧设有新鲜碱液入口和碱液循环液出口,且中部封头位于新鲜碱液入口和碱液循环液出口之间,所述筒体在远离气体入口的一侧新鲜氧化剂入口和氧化剂循环液出口,且底部封头位于新鲜氧化剂入口和氧化剂循环液出口之间。
优选的,所述氧化脱硝反应器顶部设有气体出口处连接有布袋除尘器。
优选的,氧化喷射室的入口处进入NOx烟气,NOx烟气来自布袋除尘器的出口管线,温度为150℃,压力-1000—1000Pa。
优选的,所述气流式喷枪通过氧化剂入口装入氧化剂,氧化剂为双氧水、亚氯酸钠、臭氧或者几种氧化剂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氧化脱硝反应器的底部液体进口加入氧化剂为双氧水、亚氯酸钠、芬顿氧化剂或者几种氧化剂的混合物,中部碱液进口加入的碱液为氧化镁浆料、石灰浆料和烧碱溶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利用特殊设计的氧化脱硝反应器,经过三次脱硝,脱硝率高;将烟气的氧化与碱性吸收分开,先氧化后吸收,让氧化剂与烟气充分接触,不受碱性溶液的干扰;氧化剂与碱性溶液不混合,获得的硝酸盐溶液二次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型焚烧炉脱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小型焚烧炉脱硝装置的氧化脱硝反应器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市虹艳化工有限公司,未经盐城市虹艳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459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等离子体发生模块
- 下一篇:一种吸收塔进气装置